这是一个“心灵树洞”:关于学习,有一肚子话想说,来这里吧;人生有迷茫,来这里吧。学业疑惑、同学相处、亲子关系、自我成长……欢迎来信,我们来答! 本栏目由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承办。□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 学生来信1: 我的同桌很虚伪。考试前总说这个知识点没背熟、那个单元没复习,说自己是“裸考”,但实际上她在偷偷努力。我俩的水平差不多,但这次期中考试她比我考得好,我心里很不平衡。 树洞回信: 你好呀,同学!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你难以平复的情绪,学会合理表达与调适情绪是每个人成长中的必修课。请你回想一下,“同桌嘴上说没好好准备实际却偷偷努力,结果考得比我好”这一事件中,你对哪部分有情绪呢?它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同桌言行不一致?你想到自己被TA欺骗了? 被人欺骗当然会让人感到气愤。那么,是否还有别的可能?比如TA平时就这样,并非针对你;又如你们俩对“没复习”的理解不同,你认为没复习即没充分准备,TA认为之前学好了现在不用复习……与同桌聊一聊吧,沟通一下想法,别用自己的想象去替代对方的想法。从中我们也发现,全面认识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说”,而且要“观其行”。 同桌考得比你好?你想到自己在学习竞争中失败了? 这说明你对自己有要求。那就从这失败经历中奋起直追吧——回顾自己是否因为听同桌说裸考所以感觉压力小了以致放松了复习呢?从中检验自己在如何学习与自我控制方面存在哪些需修正的地方,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让自己更好。 学生来信2: 最近我看到一个词语叫“假努力”,我感觉就是在说自己。我上课一刻不停地记笔记,放学后花很多时间做作业、刷题,但好像都是无用功,效率很低。我是比别人笨吗?我该如何摆脱“假努力”陷阱? 树洞回信: 你的来信迅速把我带回了我的初中时代。貌似那个时候的我也和你一样在学习上投入了很多时间,但回报却极少,以至于给别人的印象是一个很努力但不够聪明的人。 我们这种“假努力”背后存在的本质问题到底是什么呢?当你一个劲地记笔记、刷题的时候,你有想过为什么而记、为什么而刷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没有目标的重复努力,只是毫无意义的劳动而已,更多是图个心理安慰罢了。接下来,我跟你分享一下目标的制定和落实的若干方法。 一个好的目标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重要的、具体的、有挑战性的、可实现的、有时间限制的。在接下去的半个学期中,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对照这五个可操作的特点,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吧。 有了目标,我们还需要将目标落实到行动中去,这样目标才能实现,努力才有成效。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时间四象限原则,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识别出重要的任务,并好好规划。第二,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多留意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各门功课的学习。第三,减少干扰,远离电子产品。过多的外界干扰会造成一个人精力的分散,当我们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集中精力做某些事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总之,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好好努力,一点点积累,成为更好的自己。 [ 本期专业支持 ] 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 黄晓燕 慈溪实验中学 王凌燕 慈溪市崇寿初级中学 邬洪妙 慈溪市慈中书院 俞晴圆 [ 来信方式 ] 发送电子邮件至 xiandaijinbao2@qq.com,来信标题开头请标明“心灵树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