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以来,海曙、鄞州、北仑、奉化等地老年大学陆续开启秋季招生,一些热门课程名额被“秒空”。记者调查发现,线上学习平台、社区学习共同体等新型老年教育形式受到“银发族”青睐,无人机航拍、短视频制作等新潮课程正在悄然走红。 (11月22日《现代金报》)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据宁波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62.6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6.3%。努力扩面提质,办好老年大学,让“银发族”“老有所学”、安享晚年,是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喜闻乐见的事情。 喜见老人以学促进,紧跟时代步伐。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活飞速运转。如何自主掌握不断涌现、更替的新技术新手段,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少给别人、社会添麻烦,成了一些老人的“心事”。走进老年大学,在导师的耐心指导下,在与同为“银发”的学友交流中慢慢学懂、悟通、琢磨会,可以有效解决他们的“心事”。无人机航拍、短视频拍摄与制作、插花与园艺等是丰富生活内容、拓展生活天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潮课程,能入学学习这些课程,是广大老年朋友的幸事,也是所有人乐于看到的。 喜见老人以学为乐,提升生活质量。 有充分的娱乐,才有充实的生活。但受时代与工作的影响,一些老年人在年轻时错过了学习才艺的时机,面对一些本可自娱自乐、以娱会友的机会,却只能望“洋”兴叹。在难得“闲下来”的晚年,能“入学学艺”,找回失去的曾经,让自己面对心动的机会而不露“怯”,无疑是一大好事。老年大学有宽敞明亮的教室、配置齐全的设施设备、术有专攻的教师、可学可练的氛围,对老人学习才艺、提高生活质量无疑大为便利、大有裨益。 喜见老人以学致用,助力家庭建设。 老人们通常有较强的家庭观念,总想为孩子们做点事情。但考虑到育人观念、育人方法有差异,一些年轻人常陷入“要不要老人带孩子”的矛盾,影响了工作、生活、生育。针对这一现状,有的社区联合高职院校尝试未来社区“一老一小”融合服务新模式,设置涉老涉幼专业,打造社区学习共同体,助力解决“一老一小”民生问题。这对于更好发挥老年人在家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助力家庭建设,无疑有很大帮助。 喜见“老有所学”乐享晚年新趋势。但我们也需看到,在个别地方个别课程仍有“一座难求”的情况。家住奉化的61岁吴阿姨欢呼,“终于报上了!没报上声乐班,报了个戏曲班,也挺好的!”这个声音有报名成功的喜悦,也有对进一步改进课程设置的期盼。读懂其中含义,进一步扩面提质,把老年大学办得更贴近需求,我们仍有一段路要走。 张小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