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懂作业设计实施“意见” 方能有的放矢

    坚持“凡布置必批改”原则,必须教师批改,不得要求家长或学生批改。书面作业一般要求对每道题目进行批改,不能只写“阅”,更不能一次作业只用一个“√”表示……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日前发布了《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通知,供各地在教学中参考执行。(12月6日 小时新闻)

    笔者是语文教师,故最关心的是语文学科的作业管理标准,初看之下,不禁心生疑惑:标准这么严格,要求这么具体,规定这么细致,会否加重师生负担,与“双减”政策对着干?从总体要求到具体要求,具体要求下又分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反馈、作业管理,总共17条意见,真要落实起来,难度不小,弄不好,说不定会增加教师的批改量,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有此疑惑的不止我一人。

    在“双减”政策正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浙江为何制定下发这样一个《指导意见》?在理解和执行过程中,各地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必须真正读懂《指导意见》的精神主旨,否则会走样,偏离方向。

    那么,《指导意见》的主旨是什么呢?《指导意见》开宗明义写着:旨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范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质量。也即是说,10门学科的作业管理标准都是围绕这一核心精神制定完成的。

    且看总体要求提出的原则:作业批改,要及时、规范,像课堂上的书面作业,能当天完成批阅;坚持“凡布置必批改”原则,必须教师批改,不得要求家长或学生批改。书面作业一般要求对每道题目进行批改,不能只写“阅”,更不能一次作业只用一个“√”表示。表面看,这给教师的作业批改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批改量,其实恰恰是在倒逼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优化作业内容,减少可有可无的作业,从而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的作业量减少了,教师的批改量自然也少了,这不是“减负”又是什么?

    因此,教师在参考执行《指导意见》时,始终要秉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这一指导思想,化繁为简,创新作业形式和内容,提高作业质量,将学生和教师自己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王学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