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 是对常识的坚守

    12月22日,杭州市教育局明确初一、初二不再组织期末考试;初三年级期末考试暂推迟到下学期进行。同日下午,杭州建兰中学发布暂停上网课公告:“孩子,读书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丰盈自己,是为了造福他人,是为了理想!而你的理想,在更宽广的世界里……”这则通告,瞬间在网络刷屏。

    (12月24日《钱江晚报》)

    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的中小学陆续开启了放寒假的模式,同时下达了延迟考试的通知。在这样的现实下,杭州建兰中学发布的“读书不是为了考试”的通告,迅速刷屏。因为,这样的内容直抵人的心灵,说出了很多人想说但不敢说,或者是无从说起的真相。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教师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这样的话语,与“学习不是为了考试”的内涵一脉相承。那就是,学习与教学,都应该以“生活为指导”,而不是其他。只可惜,在现实语境下,这般教育理念很容易被人忘却,最终是老师与学生均成为“考试链条”上的一部分。

    或许,有些为了考试的学习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但个人的认知层面,的确不应停留于此,而应该“跳出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与格局。当然,完全否认“为了考试”的读书,在眼下的氛围内,还是比较难做到的;但这不能否认那些“不为了考试”的读书的价值与意义。书读得多,很多事情才能看得透,很多道理也才想得通,才能不满足于成绩,知道“书海无涯”;也才能不沉溺于荣耀,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才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嘲讽、顶得住挫折。读书最大的价值与意义,就是要学会生活,“用生活中的感悟去读书,用读书的感悟去生活”。唯此,读书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刻。

    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迎接接下来的人生。每个人人生的路径都不一样,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你或许会迷茫、会焦虑、会害怕、会担忧……但只要你懂得读书的价值与意义,你终有一天会发现,面对一些问题时,你可以思考得更全面;面对一些困惑时,你可以考虑得更长远;面对一些难题时,你能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自古以来都是成立的,就看你能不能摒弃功利的读书,徜徉在书海里面,并有所思、有所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就是读书的一个重要境界,也是读书不止的真正价值。而“为了考试”,自始至终都不在“真读书”的目标里面,所以,这所学校的表达,只是一种对常识的坚守。不过,在当下的现实语境里,这还是显得难能可贵的。龙敏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