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的老师们整理了一份《收心指南》,分别从学生和家长两个角度提出了几方面建议,帮助同学们快速收心,激活动力,迎接新挑战。 (2月5日甬上客户端) 每当开学季,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一幕:家长因检查孩子假期作业完成情况、强令孩子改变作息时间以及没收手机不让孩子玩游戏等引发激烈的亲子冲突,致使孩子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厌学心理,导致或大或小的心理危机,影响开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今年的开学季情况特殊,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上学期末,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调整,学校提早放寒假,期末考试推迟到新学期的开学初,假期时间长,学生沉迷游戏久或者外出游玩多了更不容易收心;再者寒假作业比往年多,很多学生来不及做,这样,因作业检查、电子产品管控等问题导致的心理问题会更加突出,极易使中小学生产生焦躁或抑郁情绪,心理危机各种高风险因素也会在开学前后叠加爆发。 为此,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的老师们专门整理了这份《收心指南》,指导学生怎样收心,提醒家长采取合理的亲子教育帮助孩子收心,很贴心,很管用。在此,笔者想从学校和教师这块做点补充。 鉴于今年开学季一些学生是带着负面情绪甚至是心理问题即“心理疫情”迈入学校大门,学校应该及早制定应对“处方”。首先是组建由心理老师牵头的心理辅导团队(包括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摸清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其次是通过课程设置,像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那样,由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设计《我的情绪我做主》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唱/喊出来”,通过情绪调节,减少负面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再次是给期末考试“减压”,不要制造期末考试的紧张气氛,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学业评比中的权重,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让学生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期末考,顺利地过渡到新学期的学习。 王学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