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以来,各大景区人头攒动的熟悉场景又回来了。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宁波各景区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增长,文旅市场正展现复苏态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研学游作为文旅市场的重要分支,也蓄势待发。这个春天,宁波许多中小学已将春季研学游提上日程。 (2月21日《现代金报》) 研学游,是基于情境性教学的需要,是课堂教育教学在校外的延伸。一直以来,很多学校都高度重视研学游活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但是,抗疫三年,研学游活动不得不停止。随着抗疫的胜利,研学游被重提教学日程,且呈现需求量暴涨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将研学游活动做好?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以教学需要为起点,明确“向哪里游”。研学游不是去旅游,也不是将学校教学模式换个地方实施。在研学游地点的选择上,要避免三个误区,即向旅游城市游,向著名景点游,以及跟风游。当学校教育教学有研学游需求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对研学游地点进行认真的研讨,以就近为原则,选择切合学校实际且有利于教学更好开展的研学游地点。例如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应就近选择革命老区、重要战役发生地等区域作为研学游地点。 二要在研学游的过程中让“研”“学”“游”三者之间相得益彰。研学游是与学校教学不一样的学习方式,要让这项活动走深走实,必须要处理好“研”“学”“游”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学”是研学游的逻辑起点,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要草率开展研学游活动;其次,“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切勿只游不学、或游得太少学得太多;再次,当“游”与“学”在内容与形式上匹配得较好时,还要把“研”做好。只有这样,研学游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要把“研学游”做成“研学优”。研学游面对的是在校学生,无论是学校组织的研学游活动,还是文旅产业开发的项目,都要以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为目的,把研学游活动做优。在研学游活动开展前,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对活动期间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师资配备作出科学的安排。在研学游过程中,每项活动的开展都应与学校教学一样科学有序,让学生们带着学习目的畅快淋漓地“游”,在“游”中促进“学”走向深入,在“游”与“学”中提升“研”的品质。 2023年春季开始,研学游活动会呈现“蹭蹭蹭”暴涨模式,只有从课程建设高度出发,让研学游成为行走的校本课堂,才能把研学游活动做优。 吴维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