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3月2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图书馆设“发呆区” 学习也需要“缓冲带”

    近日,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设置的“发呆区”走红,冲上了微博热搜,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表示“羡慕”!图书馆“发呆区”的设置,打破了人们认为“图书馆只能沉迷学习”的固有观念,为大学生设置了“缓冲带”,可以说是大有裨益。

    “发呆区”不是“摆烂区”,张弛有度才是最好的学习状态。有研究表明,发呆时,人的意识活动减弱,正处于清醒而放松的状态,这对大脑长时间运作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调剂。正如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王忠政介绍说,同学们可以在“发呆区”远眺遐思、说话交流……还可以看着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珠江新城CBD的风景,放飞梦想。短暂的“发呆”,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劳逸结合、有劳有逸,这也许会对刚才所学知识有更好的回顾,并且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去。

    图书馆的设计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大学生作为高校图书馆的最主要使用者,图书馆的配套设计应当人性化、有针对性,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设计重心。把握住大学生的使用需求,最大程度帮助学生提高在图书馆的学习效率,才能有效发挥出图书馆的开设价值。

    正视“发呆需求”,实现社会良性发展。广财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王文龙认为,大家对“发呆”的喜爱,表明了当代年轻人愿意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各种压力的心态,值得肯定和鼓励。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压力过大成为众多大学生的焦虑所在,而“发呆区”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校方对大学生的理解与重视。这有助于鼓励大学生直面压力,营造社会积极发展的大环境。

    正如网友所说“我的大学图书馆也有‘发呆区’就好了!”可见在图书馆享受“发呆区”已经成为不少大学生的憧憬。也许在今后,会看到更多高校图书馆开设“发呆区”,网友的“羡慕”将得以实现。

    杨雨璇(浙江万里学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