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记者 马亭亭 实习生 徐哲霄 通讯员 丁小丽)3月28日,春光融融。在慈溪市胜山镇胜西小学,海棠花在阳光下盛放,清风徐来,春意盎然。树下,一群五年级的女生穿着古色古香的裙子,捡到了一只大蝴蝶风筝。原来,这是503班的同学们在表演课本剧《红楼春趣》。 这篇课文讲述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是一次快乐而纵情的聚会。 现场,只见“宝琴”站在“宝钗”身旁,指着“紫鹃”手里的风筝,回过头对“宝钗”笑道:“你这个不好看,不如三姐姐的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玉”回过头道:“把昨日来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同学们一个个化身小演员,演得惟妙惟肖、声情并茂。随后,同学们到操场上放飞风筝,风筝越飞越高,欢乐声在操场上回荡。 据介绍,《红楼春趣》是五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从活动策划、编写剧本、扮演角色到演出,学生们分工协作自主完成,通过3个星期的准备,大家顺利完成了这次课本剧表演。 既然是“春趣”,那趣在哪?学生们在准备课本剧的过程中,不断挖掘放风筝的民俗趣味,揣摩有趣的对话、神态、动作、性格特点等。503班的柳影同学说,她扮演薛宝琴,为揣摩这个角色,她把课文看了好几遍,还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在表演中更加体会到了薛宝琴的热情开朗。 “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提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我觉得课文的学习不应当局限于课本,《红楼春趣》这篇课文展现了大观园里热闹的生活,孩子们很感兴趣,想自己来演一演。”503班语文老师陈育燕介绍,课本剧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文学表现形式,表演课本剧让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很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