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4月1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选题从实践中来,成果才能到实践中去

    近日,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金话筒”课题组成员受邀赴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的水北中心小学、通泰中心小学分校以及第二实验小学“传经送宝”,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教科研成果推广活动,由于课题研究聚焦口语表达,非常接地气,打通了教科研的最后一公里,当地师生直呼“很受用”。

    (4月14日《现代金报》)

    课题研究,因为教育教学的过程大多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因而各级各类教育课题数量较多,部分学校及教师个体取得了丰硕的课题研究成果,有的老师主持过多项课题,手持多张令人羡慕的课题结题证书。但有一个问题却愈发凸显,即数量较多的课题研究成果其使用率却不高,能够在校内外进行成果推广的更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其关键原因是部分课题研究内容没有聚焦课堂。由于课题与课堂有距离,导致部分课题成果对教学实践作用不大。

    “金话筒”课题组之所以能够跨越山海,到闽北推广课题成果,其原因是该课题研究内容来源于教育中的真问题,不仅能够研究出真成果,也能让研究成果向外辐射。

    首先,课题选题来源于真问题。

    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课题选题一定要是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问题,因而,选题必须要基于教育所需。在确定课题选题时,题目不应过于高端、不能太大、不能空洞,例如:×××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研究等,题目太大较难找到研究的抓手。只有从教育需求出发,把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作为课题选题,才能让课题有立足之地。

    其次,研究过程要进行真研究。

    课题被立项以后,如果将研究重点放在填表格、做材料、发表文章、写各种报告上,很少进行实践研究,这样的研究基本上是处于空转状态,不仅研究不出真成果,还会破坏教科研生态。要让研究过程沉得下去,应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为目的,以实践研究为主,扎扎实实在教学一线、在课堂里进行问题解决的探索。

    最后,课题成果对教学真有用。

    对教师课题研究而言,进不了课堂的课题基本上是没有用的,因而,课题成果能否进课堂,是课题成果是否有用的唯一评价标准。所以,研究者个人、课题研究管理人员以及课题结题鉴定人员应加大对成果实用性的关注,课题成果一定要对研究者本人的教育教学真有用。当课题成果实用性较好时,学校教科研管理部门应助力该成果在校内使用,对校内使用效果较好的成果,应创造条件向校外辐射。

    课题研究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唯有选题——从实践中来,成果——到实践中去,才能像“金话筒”课题那样,有用且可推广。苏银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