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5月1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进国际顶尖师资
宁波培育“非遗传承教育”专业队伍

宁海前童成校参与组织、宣传前童元宵行会的中式婚庆表演。通讯员供图

    宁波作为全国最早、最有效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区之一,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育一支有情怀、有能力、有创新、有影响的非遗传承教育专业队伍,加快实现教育与文化跨部门协作,成了一个难点。

    5月15日上午,2023年中国社区学习中心(CLCs)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提升工作坊开班仪式在宁波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教育官员Robert Parua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文化项目官员Hanh女士、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飞、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李剑波、宁波市文旅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邝菁琛出席开班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教授发来祝贺视频。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田荣华 杨波

    此类培训在国内还是首次

    据悉,本次CLC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提升工作坊专题培训,是对2021年中国农村社区学习中心(CLC)年会所达成的“宁波共识”的积极回应。这样的培训在国内还是首次,旨在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从能力、资源等方面,加强社区学习中心活动的多样性,助推保护社区文化“活遗产”。

    此次参训的学员都是在宁波从事非遗传承教育的职成教工作者和社区管理工作者,共25名。如镇海蛟川成校的黄铁军老师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曾多次到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施方卉所在的宁海前童成校聚焦“非遗技艺传承”,成立了前童古镇文创联合工会,引入驻村艺术家,助力古镇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成功打造非遗一条街;北仑梅山成人学校校长叶静飞主编的微课《梅山水浒名拳精简套路三十六式》入选全国社区教育能者为师优质课程等。

    根据培训计划,这批学员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专家游慧瑜的组织下,围绕5个非遗项目主题——古砖瓦烧制、印糕板制作技艺、青团古法制作、剪纸文创产品的经济价值、大松石制作技艺的“传承之旅”,开展项目式小组学习,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能够在更高的平台接受更前沿的理念和动态,这样的培训机会太难得。”慈溪观海卫成校的华启钿老师本身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印糕板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觉得这次活动形式新颖,很有意义。

    培训在宁海前童现场教学

    据悉,此次培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和宁波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承办。培训期间,学员们将前往宁海前童开展现场教学。

    近年来,宁波市通过实施终身教育提升工程,依托市、县(区)、镇、村四个层级和学校、行业、社区、网络四大系统组成的终身教育体系,打造了成人学校和职业学校、农村文化礼堂、中小学校外课堂、社区市民学校、家庭学习点等五位一体的非遗文化传承社区教育阵地。目前,全市120多所成人学校(社区学院),其中一半以上曾面向地方开设相关培训,并有55所成校建有非遗展示馆,开发非遗相关课程。

    王飞表示,宁波市教育局期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进一步加深合作,引进国际顶尖师资团队,持续推进宁波CLC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坊建设,让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走进宁波,同时把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乃至全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