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学们制作的青铜编钟。 |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陈剑永)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5月17日,宁海县西店镇望海小学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青铜展”,方鼎、圆鼎、编钟、鼓、尊、兵器……展出的48件“青铜器”看似笨重,实则轻巧无比,原来它们是以废纸、蛋托等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出自该校教师李顺维和她的学生之手。 李顺维是学校“纸艺轩”社团的老师,她说:“每一件青铜器都承载着久远的文化与艺术,凝聚着先人的生活和信仰。不论是神秘的纹样,还是独特的器形,都值得同学们去发现、去欣赏。因此,我们尝试用废纸进行创意制作。” 为了让学生制作的青铜器更有真实感,在真正制作之前,李顺维先到博物馆里给实物拍照,又购买了一些有关青铜器的书籍,仿照着书籍中青铜器的花纹及样式进行制造。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以废旧报纸、草稿纸、快递纸板箱等为原料,浸泡、搅拌、制浆、过滤,并在其中渗入淀粉、糨糊、白乳胶等,让纸浆显得更有韧性。再按照书中图片上青铜器的比例,用纸板、纸盒、塑料瓶、易拉罐等进行塑形,糊上纸浆,用刮板进行勾勒雕刻。等晒干后,用金粉和丙烯颜料反复上色,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做出青铜器的质感。墨绿的颜色、沧桑的质感……一张张废纸摇身一变成了逼真的青铜作品。 校长胡海涛介绍说:“望海小学一直致力于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今后将继续加强纸艺研究,把‘纸上畅想创意美工’项目作为望海小学的一个教育教学特色,并尝试将京剧脸谱、戏帽、经典国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读懂中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