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娄丹娜发言 |
6月3日上午,首届宁波市学前教育“行为课程”建设高峰论坛的平行论坛设在五个分会场进行。五个平行论坛围绕“行为课程”,分为五个不同的主题展开讨论。各区(县、市)的幼儿园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各自践行张雪门教育思想的历程。 宁波市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作为其中一个分会场,围绕“以园为本的课程建构”这一主题,邀请与会的嘉宾和领导一起观摩幼儿游戏,共享研究成果。作为张雪门创办的幼儿园,一百多年来该园坚持守正出新,构建了适合当代儿童发展的行为课程新体系,形成了“生活即课程的根基,行为是课程的主线,经验是课程的归宿”的系统理论。 该园区园长娄丹娜分享了幼儿园回归生活、回归儿童、回归环境的活动样态。小农人试验田、混龄工作室、星荫小当家、蜗牛考察队等,都是该园孩子们的常态化活动。“在前不久的儿童节,我们开展了游园活动。每个孩子都要跨越班级和年龄,去寻找自己的伙伴。当时我就看到了这样一幕:有两个小班的孩子迷路了,在楼梯上不知所措,两个大班的孩子就主动牵引他们,送回到班级上。这其中没有老师的参与,都是自发行为。这就是开展‘小当家’活动最生动的成果。” “‘送我根葱吧!’这是幼儿园小朋友在菜场买菜时和店家说的话。这便是我们开展‘蜗牛考察队’活动的成果。幼儿走出幼儿园大门,感知现实世界里的动植物,体验人文精神的感染渗透。”娄丹娜说道,通过零距离地接触社会,丰富了幼儿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就像他们走进菜场就会很自然地还价,这就是回归生活的教育。 现场,奉化区第四幼儿园园长蓝燕燕也分享了该园STEM教育与行为课程相融合所生成的课程。北京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的副院长刘志月也来到平行论坛,分享了他们“红杉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虞莉莉对现场幼儿园分享的成果表示了肯定。“宁波市第一幼儿园的理论令我印象深刻,‘生活是课程的根基,行为是课程的主线,经验是课程的归宿’,这句话其实是基于张雪门教育思想的一种理论创新,也体现了这个幼儿园的思考深度。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去聆听儿童的声音,不断去改造环境、更新课程体系。” 与此同时,其他四个平行论坛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江北甬港幼儿园教育集团分会场分享了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方法;鄞州区江东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分会场则是探讨生活化视野下的集体教学如何进行;镇海区镇海宝山幼儿园分会场聚焦儿童个别化学习;北仑区小港浃江幼儿园分会场的主题是张雪门教育思想背景下的游戏探索。五个平行论坛共同为新时代行为课程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 背景资料 “行为课程”是由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张雪门先生创立的,其“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的思想内核对今天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仍影响深远。这一课程理念强调幼儿教育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宁波市为传承宁波籍大家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启动富有宁波辨识度的“行为课程”学前教育品牌创建行动。在“十四五”期间,构建并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幼儿园品牌课程建设体制机制,探索提升课程实施质量的行动路径和推进策略,基本形成品牌课程评估体系,打造宁波学前教育新时代“行为课程”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