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7月2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赢手机“拉锯战” 家长要当“合格对手”

    7月16日,记者在宁波一家餐厅门口等候区看到两个小学生正拿着手机玩游戏,一旁家长也盯着手机在看。暑期,在地铁、商场等处,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位受访家长坦言:“这个习惯的确有点不好改。”也有位家长无奈地说:手机“拉锯战”打得很痛苦。

    (本报今日A03版)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兴起,互联网的触角已是无处不在。在此次受访的近500位家长中,83.39%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会在暑期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由此可以看出,让孩子“一点不沾电子产品”很难。

    手机“拉锯战”打得很痛苦,这是一位家长无奈的感叹。其实,如果非要把“暑假孩子玩手机”当成一场“拉锯战”的话,我想最终的结果会是家长和孩子的双输。如果非要分个输赢,我想,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孩子使用电子设备”。

    公平一点说,所有电子设备都“没有原罪”。手机没有错,平板电脑也没有错。有错的是“没有合理使用”,有错的是“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有错的是电子产品上“不适合孩子的内容”。

    对家长而言,要想让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那就自己必须是“第一任老师”。就像记者的调查显示:孩子在低头玩游戏,家长在低头摆弄手机。这就是言传身教的问题。家长在与孩子打“拉锯战”的时候,如何“拉回孩子”?家长要“服人”而不是“说教”,你一直在“刷手机”如何教育孩子?只有家长“合理使用手机”才能影响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天天玩手机的父母”带不出“不玩手机的娃”。

    再者,需要引导孩子使用电子设备“做有益的事情”。如果是用于学习,用于认识社会,用于了解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用于开阔视野等,那有何可畏惧?不仅不会是“毁人不倦”还会是“诲人不倦”。想有个好的结果,关键要做到“孩子不沉迷游戏”以及“用到该用的地方”。比如,有一位家长就借助电子设备等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画画技能等,这就是“有益的玩手机”。

    暑假不能是“终于可以玩手机了”的狂欢。不是技术可怕,而是“技术被滥用”可怕。打赢手机“拉锯战”,需要家长做个“合格的对手”!郭元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