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不少艺术培训机构纷纷开出暑托班,但由于监管跟不上,出现了诸多问题。日前,有家长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发帖,反映一些暑托班存在卫生环境脏乱、食品卫生无保障的情况。而小e采访发现,对暑托班,我市尚存在监管盲区。 (7月18日《宁波日报》) 从记者提供的照片看,市民反映的某家暑托机构存在的卫生环境(厕所)脏乱现象确实存在,好在曝光后马上得到了整改。记者采访另外几家暑托班的环境卫生还行。 其实,笔者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譬如食品安全。报道显示,暑托机构午餐多是叫外卖,也允许学生自带食品,也有老师自己做的。无论哪种方式,或多或少都存在安全隐患。 暑托机构跟其他行业不一样,有其特殊性,其他的行业是面对面的,卖家直接对接买家。暑托机构则不一样,是花钱的不消费,消费的不花钱,也就是说,家长买单,学生消费,机构服务的是学生,买单的家长是直接感受不到机构的服务。服务好坏,家长只能通过小孩反馈才有所知。由于反馈主体年幼或者夹着个人的喜好偏爱,信息难免失真,这样,家长更不放心了。 故此,暑托机构要让家长“托”得放心,就需要加强外部监管。鉴于暑假托管服务的市场需求日益庞大,且还将年复一年地举办下去,教育、工商等职能部门除了不定期对暑托机构进行抽检外,还须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规范其运行。家长毛女士的话很有代表性,她说:“现在市面上暑托班很多,至于托班合不合规的也不知道,只能在选择时关注下机构环境之类肉眼可辨的细节。如果职能部门能有一个指导名单就好了。” 另外,暑托机构要做好家校沟通,从服务细节做起,让家长放心。譬如做好接送工作,做好就餐拍照、餐后反馈、午休拍照等细节,老师将孩子的就餐情况、菜品、满意度以及午休情况等拍照上传到家长群反馈给家长,让家长知道暑托机构为孩子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让家长觉得这个钱花得值。别小看这些“举手之劳”,动动手也是在接受家长监督,以便随时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将暑托工作做得更好。 如此,家长自然就会放心地把孩子交付给暑托机构了。陌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