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澥浦初级中学 庄颖 我们学校是澥浦镇唯一的初中,学生中70%左右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期的一个晚上,我收到一条QQ信息:老师,明天可以去学校看望你吗?发消息给我的竟然是曾经的“问题学生”——小城。 初中没毕业,他想去打工 小城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在一家加工零件厂工作,亲子沟通依靠简单的文字,爷爷务农,小城平时主要是奶奶在管。小城因为父母的特殊身份,内心自卑,外化为过度的自我保护,容不得别人说他不好。进入青春期后,这种情绪更加明显。 初三第二学期刚开始,小城打电话告诉我他要去打工了。我前往小城父母上班的工厂找他们了解情况。原来小城不想读书了,在外面小吃店找了一份服务生的工作,奶奶想让他回来读书,孩子不听,还跟奶奶吵架,奶奶气得住院了。他妈妈最后写了一句话:老师,你别管他了,随便他好了。小城是年龄小不懂事,自暴自弃;小城父母是怒其不争,放任不管;但是作为一名老师,我该怎么办? 用三步法让他留下来 第一步:实施缓兵之计——留 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先让小城回来上学,把他留住。我向小城妈妈要来了小城打工的地址。这时我发挥了思政老师的优势,我告知小吃店的老板,小陈还是一名初三学生,根据《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老板听后马上同意让我带小城离开。但小城还是不死心,说再去找别的工作。我告诉他,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你未满16周岁,如果人家录用你,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而且《义务教育法》里也规定了,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义务。这个学期是初三最后一个学期了,你再坚持3个月,等到中考考完,义务教育也结束了,那个时候你也满16周岁了,到时你想去打工也没人能拦你。小城听后勉强同意先回来读书,但是仍然动不动请假。 第二步:进行集体会诊——稳 小城虽然人回到了学校,但是心并没有回来,想要让他安稳地读完剩余的3个月,必须让他在学校里找到兴趣点。这个时候仅靠班主任是不够的,需要汇聚所有任课老师的力量和智慧。于是,我找了所有的任课老师,一起开了一个关于如何帮助小城重拾学习兴趣的专题会。我把小城家里的情况详细告知了大家,希望大家对他降低要求,想办法让他有兴趣和动力去学一点东西。英语老师说,他平时还愿意听我的话,还会主动来办公室找我聊天,我可以借机开导他;体育老师说,这孩子跑步挺快,也喜欢打篮球,快要体育中考了,我可以先鼓励他好好练习;语文老师说,他在我课上有时会看小说,我可以送他一些经典作品看看……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小城终于能在课堂上坐得住了,有时候会拿出语文老师送他的书津津有味地看一节课,会主动提出帮英语老师改作业里的选择题,在我的课上有时还能回答问题……后来小城体育中考还拿了满分,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在学校里的笑容都增多了,也不再请假了。 第三步:发挥家校合力——变 看到小城的变化,父母也对他重新燃起希望。小城妈妈希望我能教教她怎么跟儿子沟通。我很欣喜于他们的改变,约定时间,上门提供建议。我带去了一沓厚厚的信纸,交到他们手中。然后把建议写下来给他们:“对小城的爱一定要多多表达出来,让他知道。每天找一个他进步的地方,发自内心地表扬他、鼓励他。比如孩子今天去上学了,没有请假,可以鼓励;孩子今天回家后没有发脾气,可以表达出你们的高兴……”小城妈妈发短信告诉我,孩子在信纸上跟他们的对话越来越多了。 他对未来有着很好的规划 中考260多分,小城知道分数后很失落,成绩单和毕业证也不来拿,区外的职高、技校也放弃报名。我联系小城的父母,他们同意小城不再读书,去找工作了。作为老师,我想在他关键的十字路口拉他一把,希望他继续读书,学一门手艺。 我又去了一趟小城家。除了带上他的毕业证和中考成绩单外,我还带去了两份区外技校的宣传单。我给小城妈妈写道:这两所技校的分数要求不高,小城可以报名试试,他年纪还小,还是要想办法让他读书。我把毕业证和中考成绩单郑重地交到小城手里,劝导他:“这是你初中三年的成果,这份果实因为还没成熟所以还有点酸涩,但是只要你不放弃它,在未来的日子里更用心地浇灌它,它会积淀更多的糖分,让人刮目相看!去技校好好学一门技术,重新开始,实现自己的价值!”小城答应去技校报名了,我在他妈妈的朋友圈还看到了他在新学校参加篮球比赛的照片。 有一次,小城主动来学校看我,也去看了其他的任课老师。他告诉我,爷爷过世了,让他一下子知道了生命的宝贵,后悔没有好好孝顺爷爷。他现在会照顾奶奶了,还主动去学了一些手语,方便跟爸爸妈妈交流,在学校里想把技术学好,还加入了篮球队……我听他说着对未来的规划,感叹着他长大了。在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这份职业的成就与幸福。 对处于人生关键渡口的学生,教师是摆渡人。对待这类孩子,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用更多的关爱来填补他们内心的空缺,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合作、齐心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