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9月29日 星期五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导学关系 也要与时俱进

    近日,一名博主在社交网络平台分享一篇论文《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该分享获得过万点赞,涉及的论文随之受到关注。该论文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于2017年完成,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相关专业2014级学生。论文中,作者以访谈方式对话、还原、分析了一起某高校研究生“换导师”事件。

    (9月26日 澎湃新闻)

    在流量社会,选题独特、新奇的“她为什么换了导师”,很容易吸引注意力。在一些人看来,将“她为什么换了导师”当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显得有些突兀、另类。实际上,这篇论文并非“娱乐至死”的产物,而是观照现实的严肃学术成果。

    在有些人看来滑稽、荒诞甚至被嗤之以鼻的选题,其实并非没有学术研究的价值。与“她为什么换了导师”的生动、鲜活相比,论文的副标题“一项导学关系的案例研究”就不失规范、严谨。近年来,不少高校教师包括知名学者都注重个性化表达,有的以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的知名学术期刊也发表了一些选题特色鲜明、内容生动有趣的高质量论文。

    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并非无关紧要的小事;导学关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业,也会影响学生的生活状态乃至精神世界。导师和学生的相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双方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矛盾;少数学生和导师在“意义之网”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导致导学之间产生难以弥合的互动裂痕,让这些学生萌生了“换导师”的想法。

    不同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当学生发现自己和导师不够合拍,“换导师”是一种正当的权利。在导师难以改变和调适自己的格局下,学生在遵循相应规则和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以退为进的“换导师”,显然无可非议。“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不仅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具有人文关怀;那些渴望“换导师”的学生,需要被倾听、被看见、被重视。

    真正的学术研究,不会止步于“博眼球”,而是注重对现象背后的理论意蕴和运作逻辑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深入浅出的阐释。“她为什么换了导师”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下学术研究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只有少一些蜻蜓点水的“浅阅读”,多一些关注现实的问题意识,学术研究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理论方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杨朝清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