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 是“教育浪费”吗?

    社交网络上,一间民宿被拿来跟附近的五星级酒店比较。推门就是大海的房子,可以直接躺在房间看日出、看星空。该民宿负责人黄土(化名)的经历引起关注。上海中考状元,中科院博士,在学业、职场的赛道一路顺风顺水,保研、硕转博、拿到国家奖学金,做到头部地产公司最年轻的项目负责人,直到他在33岁辞职,去青岛崂山开了这家民宿。

    (10月3日《北京青年报》)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中科院博士和开民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不同概念。一方面,有的人认为,中科院博士就应该是搞科研、立项目的,或在国企里任高职、拿高薪的;另一方面,有的人认为,开民宿就应该是低学历,甚至是零学历的普通人做的事。正是因为很多人有这样的认知,因而,“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的新闻一经推出,又回到了熟悉的“大材小用”“教育浪费”的讨论中。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新闻已举不胜举,比如:清华毕业生当保姆、浙大毕业生种杨梅、海归博士当汽修工人……虽然他们头上都有一个“高学历”的光环,但笔者以为,他们的选择也是一种正常就业,并不存在“大材小用”,或“教育浪费”。

    众所周知,需求就是机会,追求才能成功。高校毕业生,乃至名校毕业生,他们把社会需求作为择业和就业岗位及奋斗目标,既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能使自己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实现自身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再者说,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学历人才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也已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当中很多人不再把进机关、进国企当作唯一的择业、就业标准,而是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放弃“体面”职业,而去选择当保姆、种杨梅、当汽修工等所谓不太“体面”、不太“匹配”的职业。笔者以为,这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择业观念的转变。

    近些年,几乎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这其中固然有就业岗位少、专业不对称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笔者以为,更为重要的还是陈旧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作祟。有的高校毕业生总认为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四年书,乃至更长时间的求学,就应该选择“高大上”的就业岗位,而对于那些认为“掉价”“失面”的职业却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短视,一种退步。

    因此,笔者认为,“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这既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一种正常择业,这不仅是择业观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同时,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而并非是 “大材小用”,或“教育浪费”。

    但愿类似“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这样的新闻事例不再屡屡遭遇非议。廖卫芳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