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早晨,67岁的张顺珠老人满怀期待地走出家门,因为她要去幼儿园“上学”。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鄞州区东莺幼儿园茶苑园在重阳节当天开了4个“老年班”,向该园孩子们的祖辈开放。前来“上学”的48名老人精神抖擞地踏入孩子的校园,教室里一派老少同乐的景象。 (10月24日《现代金报》) 幼儿园里老幼共学,老幼同乐,教学相长,其乐融融,老人开心,孩子自豪,这是一幅多么和谐暖心的场景啊。 今年一月,市政府印发《宁波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将进一步加强养老托育发展的政策保障,持续增加养老托育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和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打开了一幅属于“一老一小”2025甬居乐活图。 加快发展“一老一小”事业,目前来说还存在不少短板,比如市场发展不充分,相关服务供给不足,供需方面还有比较大的缺口,专业方面人才稀缺,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这就要求另辟蹊径,发挥多种主体积极性,不断推进配套服务多元化,打造出新的亮点。东莺幼儿园茶苑园在全市首次针对老年人开设课程,作为“一老一小”融合服务场景建设的新探索,实行资源共享,老幼同乐,不但融合了教育资源,而且也是尊老爱幼的具体体现。 “一老一小”一头牵手“夕阳”,一头拉着“朝阳”,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对每一个家庭来说事关重大。除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兜底保障外,还需要加大普惠性配套服务供给力度,通过各个层面伸出援手,打造有温度的保障措施,为“一老一小”排忧解难,更好地匹配养老育幼需求。 宁波市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谢文澜表示,“‘老幼双托’模式,也是推进宁波‘一老一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这也给推动“一老一小”事业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如何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养老育幼困难,办法可以多一点,思路可以广一点,步子也可以迈得大一点。只有转变理念,综合施策,更好地用心用情,才能不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发展空间,真正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高水平建成老年友好型城市和儿童友好城市。 郑建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