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银银老师在大会现场。 |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王伟)11月3日至5日,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诸多专家学者、体育教育工作者参加会议。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的体育老师陈银银也受邀参加,并在大会上作了专题报告。 陈老师为什么会受邀参会?原来,陈老师之前向全国体育科学学会投稿的论文《小学“套餐式”课后体育托管的实践研究》被选中,因此参加大会,并获得专题报告资格。 据了解,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是全国体育科技工作者展示最新体育科研成果、科技成果和交流信息的盛会。 大会上,陈银银老师基于蛟川中心学校的探索,从“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托管的困境、策略、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报告。 陈老师介绍,在“双减”之前,学校的课后体育主要面向体育特长生进行,以校队训练为主,训练的都是列入比赛的项目。“双减”以后,因为要面向所有人,课后托管中的体育特色和项目更加多元,内容不再限于比赛项目,但也面临师资、场地等一系列的难题。怎么办?陈老师的论文和报告体现了学校做法上的探索和创新。 在设计上,构建“一体化”方案,通过盘活校内家底,融合校外人力物力,解决缺师资、缺场地的困难。在实施上,创造了“自助式”的菜单,让体育课程更加多元。在路径上,运用了“场域化”的策略,让运动过程更加有趣。在评价上,创造了“多元化”的方式,让活动更加高效。具体有以赛代评、趣味测试、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等多种方式。 报告结束后,还有其他学校的老师现场提问、交流等环节。 “大会搭建了一个全国性的平台,可以认识很多专家。我听了大家的报告,其中有不少是高校的教授,意识到体育领域现在的研究已经做得很深入,对我们自己来说,今后的研究也要更加细致深入才行。”陈老师说。 据了解,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双减”背景下课后“套餐式”体育托管的实践研究》是省教研立项课题,本次学术交流不仅展示了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成果,也是课题成果的一次全国性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