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是近年来的高频词。11月12日,7位来自长三角区域的中小学名校长、名师,以及教育专家和学者,汇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论坛——“2023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基础教育领域论坛暨名师面对面论坛”,畅所欲言。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陈伟忠认为,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基,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呵护好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1月14日《现代金报》) 我们知道,任何拔尖和创新都是一种破旧立新,它是对权威观点、传统秩序的挑战,甚至是一种人无我有、充满癫狂的大胆想象。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就要充分挖掘其背后坚韧而汹涌的想象力。 但是,思维有一个重要特点。当人们在惯性区域停留时间过长,就会生出得过且过、不愿超越和突破的惰性因子,让“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造性思维胎死腹中 ,无法达成拓展性思维。所以,只有允许孩子大胆想象,且想象的力量比较强大,比较威猛,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才有望看到创新的生机和可能性。 历数人类科技发展史,那些让人惊叹的发明创造,多奠基于看似荒诞的想象中,法拉第创造电,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在当时的人看来,都非常荒诞。但就是在这种逼仄的环境中,这些发明者始终高扬想象力,甚至将敢于想象拓展到无限自信的程度,最终让想象变成了现实,有力推动了科技和人类的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想象的民族,《西游记》里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就是一证明。可是,在标准化答案一统江湖的教育背景下,那些所谓的富有新意的创造性萌芽和答案,因为不符合标准答案,在重大考评考核中往往会受到冷落。那些善于想象、思维敏捷的孩子,也会被学校和家长评价判定为“过于活跃”。在现实社会,那些锋芒毕露、善于想象的人,也往往会被判定为“人格不成熟”等。总之,我们口头上说,对想象力发展无比重视和期待,可是落实到现实,却总是知行不能合一,言行总是脱节。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尴尬态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如何留住孩子们的想象力?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 其一,不要拘囿于标准化答案,给另类思维和想象力思维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多元评价改革已成为重要教育发展趋势的当下,教育评价要及早将想象力评价、个性思维评价,纳入教育评价体系,让敢于想象的孩子,思维活跃的孩子,也能得到制度赏识、充分的发展空间、未来深造机会,为想象力发展奠定必要的制度根基,激励学生发展想象力。 其二,要将想象力发展纳入教育课程设置和教育培养目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对想象力的发展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扩大,不能缩小。教师的教育引导和作业设置,不能一味将识记和背诵当作唯一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也应该将敢于想象、思维活跃,纳入重要的教育目标,引导和培养孩子敢于想象的思维和人格。当想象力评价真正成为了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当敢于想象的个性人才、冒尖者、怪诞者,真正得到了赏识,拔尖创新人才才会不断涌现。 雷泓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