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橘子真甜”甜的不只是口腹之感

    11月21日一早,北仑区大碶博平小学近20位党员教师,在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张开君的带领下来到春晓街道桂池村,帮当地村民刘老伯家采摘橘子。现场参加活动的还有博平小学红太阳家长志愿大队一年级的家长志愿者们。在分享橘子环节,孩子们边吃边赞,“这橘子真甜!”

    (11月24日《现代金报》)

    刘老伯妻子患尿毒症多年。五年来,博平小学党支部携手北仑区百灵鸟公益联盟,发动全校师生、家长志愿者加入爱心队伍,为刘老伯提供采摘、认购橘子服务,完成一场又一场劳动与善的接力跑。孩子们的“橘子真甜”,甜的不只是口腹之感,还有参与劳动、传递温暖的幸福感。

    劳动是人习得技能技术、学会生存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参与社会活动、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学生不仅有通过校园学习掌握道理、学得知识、健身强体、陶冶情操、锤炼意志的渴望,也有通过校外场景完成社会劳动实践的渴望。学校组织带领孩子、家长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参加社会实践劳动,自然会赢得孩子们的拥护与点赞。

    人的自我满足和自我成长,物质因素是基本的、低层次的,精神因素是深刻的、高层次的。学校组织带领孩子、家长开展敬老助老、扶危济困志愿服务,可以帮助孩子感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在心中播下一颗尚善向善的种子,精神富足、健康快乐地成长,自然也会赢得孩子们的喜欢与点赞。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中国事业奔腾向前,靠的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对中华美德经年累月、永不停歇地经营与传递。把“橘子活动”打造成品牌活动,在一批批学生、家长中接力开展,让劳动与爱的火种持续燃烧,学校担起了教育该有的责任与使命。站在这个角度来讲,“橘子真甜”还饱含了孩子们对“橘子活动”的认可与喜爱。

    在学校社会还偏重文化知识教育,德育、劳动教育尚显不足的当下,期待有更多学校、更多家长、更多社会力量能听懂“橘子真甜”的深刻内涵,推动类似活动广泛开展,为新时代接班人更好更快成长加油助力。

    张小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