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首例 院士出任中小学科技校长

宁波大学青藤书院特聘陈剑平院士(中)担任科技校长。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马亭亭 章萍/文 张培坚/摄)“非常幸运能面对面地听大科学家的讲座,没想到科学家就在我身边。”12月12日,宁波大学青藤书院的科技节开幕式上,初二(7)班学生沈昊泽难掩激动之情。

    当天,该校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陈剑平教授担任科技校长。特聘院士当中小学科技校长,这在宁波市尚属首例。当天,还有8位专家一起受聘为学校的科技辅导员。

    今年5月,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10月,宁波出台《“院士之乡”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办法》,要求各校配备科学副校长。江北区作为宁波市的唯一试点区,正在推进中小学科技副校长聘任工作,计划在本月内实现全覆盖,宁波大学青藤书院作为首所试点学校先行先试。

    “同学们可以叫我陈老师、陈爷爷,有什么创新想法欢迎和我聊一聊。希望同学们从小植入科学家精神,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当天,陈剑平在与学生见面时表示,他愿意做同学们的科技启蒙者,希望大家在繁重的学习之余找到兴趣爱好并为之奋斗,打造专业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陈剑平,宁波人,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基础和应用研究,在植物病毒种类鉴定、病毒与禾谷多黏菌介体关系、病毒致病和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脱毒植物组织培养苗种产业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原创性的工作。

    “院士就是科学家,学校把科学家请进校园,学生们会认为原来科学家离我们那么近,这无形中给他们一种动力,更是一个榜样。如果通过这样的举措,能让1%的孩子得到启发,就已经非常有意义了。”宁波大学青藤书院校长余勇介绍,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形成的萌芽期,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至关重要。

    根据宁波市教育局“院士之乡”科学教育实施办法,下一步,该校将通过开展普及性的校园科技教育活动、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建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开发科学教育精品课程等举措,充分发挥校内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作用,以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普遍提升师生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