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4年01月26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假“作业”有了另一种打开方式

寒假来临,最近,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发布一则重磅消息:这个寒假,全面取消传统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为同学们精心定制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寒假生活指南”。根据这份“指南”,下学期报到时,每个孩子都要和老师、同学分享自己的寒假见闻、心得,形式不限,可以是口头讲述、分享一组照片,也可以画一幅画。

(1月24日 极目新闻)

寒暑假,按照老师发的作业单做作业,已经是几十年来中小学生习以为常的传统。在这样的情形下,采荷三小打破常规的举措引发了舆论热议。不少人认为,放假就应该让孩子好好放松,体验多元生活,才有精力在下学期更好出发。

不过,也不乏有人觉得小学生自控能力差,还是应该布置一些作业,以免假期结束难以收心。这样的担忧,其实是想当然。据杜克大学家庭作业调研专家哈里斯·库柏研究,小学阶段的孩子通过课堂学习收效要比家庭作业更高,家庭作业不仅对小学生没有任何学业上的帮助,甚至对学校的态度上还有消极的影响。

正是看到书面家庭作业的负面影响,教育部曾明确发文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浙江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寒假家庭作业。2022年,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要指导学校严格控制寒假书面作业总量,同时鼓励布置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

寒假本来就短,加之恰逢春节,走亲访友,人来客往,客观上也极大影响了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和心情。而且,让孩子休息玩耍本来就是假期的应有之义,没有经历过疯玩假期的童年,不仅有悖教育规律,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退一步说,孩子的成长绝不止于成绩,孩子的学习也不应该局限于书本,整个世界都是孩子学习的素材。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处于培养对自然、对文化产生兴趣的关键时期,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春节期间,很多平素难得一见的亲友会相互走动拜访。拜年的习俗,不只是一种形式,背后包含着人情交流、信息沟通等深刻内涵,对于丰富孩子的认知和完善其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人情冷暖和文化感知,这些都离不开亲身体悟,很难从书本上习得。让孩子们好好过个年,比赶作业重要多了。当一个孩子能够用心去观察、体会周边的人、事时,获得的“另一面”的成长,比多做一些题目更重要,短时间内可能感受不到,但可以让孩子的心智更加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取消传统书面作业不能误解为取消了作业。不布置书面作业,并非学校推卸责任放手不管,而是提供了三方面的“寒假生活指南”供学生自主选择。假期结束后,孩子们还要和老师、同学分享自己的寒假见闻、心得,可以是口头讲述、分享一组照片,也可以画一幅画等。

一言以蔽之,就是减去了纯知识性的作业,代之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实践性作业,让孩子们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实现“玩中学,学中玩”。诚如采荷三小校长黄升昊表示,此次寒假作业变革,希望孩子们从书面作业中解放出来,真正享受寒假,获得更好的成长。

当然,为采荷三小的探索点赞,并不是要求其他学校一定要依样画葫芦。采荷三小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与该校此前长期的尝试和积累密不可分。幸福的童年从幸福的假期开始,取消传统书面作业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但究竟如何操作,各校要结合实际情况斟酌考量,相机行事。胡欣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