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从“学有所教”向“甬有优教”跃升,宁波义务教育不断取得新成绩,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在年前召开的全国会议上作为唯一设区市代表做经验介绍,引起了各方关注。 (2月14日《宁波日报》) 扫盲、普九、实现“两基”、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史上,这一个个里程碑都值得大书特书。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强调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质均衡,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起点,可以说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2.0版,其意义更大,难度也更大。 宁波义务教育是如何在全国率先实现优质均衡化发展?举其经验,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早在2019年中央下发《实施方案》之前,宁波市委市政府就把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市域样板的重点。二是不断强化政策统筹,实现城乡区域同标共进。为解决“城市挤、农村弱”的老大难问题,将全市22所优质高中超60%的招生名额,按照学生人数均衡分配到各城乡学校,从源头上提升乡村学校吸引力。三是打造“教共体”模式,城乡学校、公办民办学校、强校弱校相互结对,同步提升。四是构建优先投入保障机制。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中小学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1.5倍以上。 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在庆贺宁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同时,也要看到这只是阶段性的成果,从现在开始,还需在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上持续发力,把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当作一项长期任务去推进,争取在2035年前提早实现“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 王学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