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业教育
如何向“新”而为

新质生产力,是当下的社会热词,它是指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生产力,简而言之,新质生产力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

作为一个从事职业教育多年的工作者,笔者由此想到了教育,想到了人才培养。产业的转型升级靠的是高技能人才,而职业教育,则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是,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这里,我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聊聊职教如何向“新”而为。

首先,专业设置要与时俱进。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面临调整经济结构及产业转型这一挑战,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结构性改变。所以,各职业学校要针对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契合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让专业设置向“新”而行。特别是要针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做好前瞻性专业的设置。

其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深度的校企合作需找到校企双方的“共赢点”,即通过订单式培养让职业学校成为企业的人才摇篮。在订单式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把学校搬进工厂,把课堂搬进车间。深度的校企合作能让学生看到真实的产品,接触到最新的科技,学习到前沿的技术,有更好的就业前景,也能为职业教育赢得更好的口碑。

再次,协调好技能大赛“参赛”与常态化“教学”的关系。技能大赛的赛项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因此深受各职业学校的重视。但是,参加技能大赛的师生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要在常态化教学中培养专业素养。所以,不要因为极少数人的参赛而影响教学,而应通过比赛促进教学,全面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

最后,把每一分办学经费都用在刀刃上。国家很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部分职业学校并不差钱,但有些学校却未能把钱用在刀刃上。例如,把很多经费用在各种比赛及项目申报上,投入到常态化教学的经费受到挤压;部分数百万元一台的实训设备未能有效利用,甚至长期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各职业学校要认真进行经费预算,用好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台实训设备。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应在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社会背景下,明确自己的职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做?明确向“新”而行的赛道,为向“新”而为积蓄提质升级的澎湃力量。吴维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