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12} 李家坑村,靠山而居,依溪而建,灰瓦白墙,疏朗有致。 它是鄞州区四明山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村落。 村里的小弄堂瘦瘦的,穿堂而过,却能瞥见巍峨的青山。 屋宇依山,溪水绕屋,像是王维笔下的《山居秋暝》。 记 者 陈也喆 通讯员 杨古城/文 记 者 崔 引/摄 1、通走环溪与鹿游 站在村口远眺,宽阔的溪流,穿村而过。鹅卵石铺就的道地,通向庭院深深。 村里有一处庭院,被唤作“新屋通走”。说是新屋,其实是清代晚期的建筑,当时是簇新的,因而命名。 通走,意为前后可走通,是东南西北四面的房屋围合成一个院落,多为二层楼房。 简单来说,就是当地老百姓对四合院的统称。旧时,有身份的家族才能居住“通走”。同姓、同族的几户人家才能组成通走。 新屋通走的东侧门匾上写着“水云居”三个字。住在里面的人,想必都是关起门来自成天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是村里最大、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四合院。为了更好地保护起来,宅子早已清空。如此一来,600平米的宅子显得更为空旷。 房子久无人住,打开门,“吱呀”一声,发出岁月沉重的叹息。村民说,这个宅子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居住着几十个人,慢慢地只剩下寥寥几位老人,再后来就不能住了。 院内的栓斗、牛腿样式各不相同,上面有刻雕,多是天神、武将等人物。窗闩上有穗状雕饰,细腻雅致。美则美矣,总有些冷清。 走出“新屋通走”,隔巷相对的就是环溪楼。这是李家坑村的名胜,光是听这名字,也是诗意盎然。 走几步,就是“下通走”。下通走,是由门屋、正楼、两厢组成的四合院。大门上有八字形门墙,门匾上写着“奠厥攸居”四个字。 奠厥攸居,典出《尚书·盘庚》:“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意思是盘庚迁殷以后,建立了一个很适宜居住的地方,人口渐渐兴旺起来。 文保专家杨古城先生说,这个地方原来地势参差不平,主人将地面垫平后才立基建屋,因此借用盘庚的典故,以“奠厥攸居”为名。 走进屋内,木雕精致,多用缠枝纹。缠枝纹,始于唐宋,盛行于明代,原本是瓷器上常见的纹样,以植物的枝枝蔓蔓为纹饰,用在木雕上,显得素淡清雅。 唐代的李德裕写过一首《鸳鸯篇》:“夜夜学织连枝锦,织作鸳鸯人共怜。”连枝锦就是绣有缠枝纹的锦缎。枝条绕转缠绵,是吉祥文化的象征。 有一副对联颇为醒目,刻在正楼背面,“劝业俭勤,传家耕读”,这是一个家族的传家之风。 有下通走,必有上通走。 果然,移步向前,看到了“上通走”。门楣上题着“凤竹鹤松”四个字,透着一股山间隐逸之气。 还有一处宅子,名为“里通走”,门楣上题着“与鹿游”,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之句。 宅的两旁刻有一副对联:“溪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是对李家坑村民居最为诗意的概括。 2、尊李世民为先祖 李家坑村建在一块平缓的坡地上。民居巷弄,三横四纵,南高北低,延伸至溪边。 李氏家庙就位于纵横交错的中心。进入仪门,可以看到七开间的李氏祖堂。 龛里的祖先牌位密密匝匝地排列着,历代荣授的旌表匾额也悬挂在内。 家庙的屋脊上刻有四个大字,走近一看,一面是“本支百世”,另一面写着“国泰民安”。 家庙的廊柱上写着两副对联,一副是:“承祖业克勤克俭,示子孙唯耕唯读。” 另一副对联,写的是“曲永邑来此子孙瓜瓞绵延,乘大唐遗风家族飞黄腾达”。 第二副对联,概括了李家坑李氏的渊源。据《李氏宗谱》记载,李家坑原名李家畅。这个村的李氏,尊唐太宗李世民为先祖,原籍河南洛阳。 最早迁入此村的人,名叫龚荐,他是唐太宗第38代后裔,也是南宋吏部侍郎景祥公第16代孙。杨古城先生说,龚荐是族中名讳,姓李。李氏宗谱一律用族名而不出现李姓。 明天启七年(1627年),龚荐从河南洛阳一路做官,直到迁入浙江永康长恬村。之后又迁居于李家坑,繁衍生息了十余代,算起来一共有386年历史。 这里原住有夏、徐等姓氏,主姓李氏定居后,村名改为李家坑。 李氏祖庙的万年台红漆锃亮,上面写着不少劝诫子孙的语录: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饮食约而精,园疏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语录多引用《朱子家训》、《菜根谭》。 当年,祖太公亲手在后山植下坟头树,作为定居此地的象征。这棵高大的古木,就像一根“轴”,整个村子都围绕着这根轴旋转。 3、新人变老人 走过婆娑的树影,来到水流湍急的大皎溪边,往南,便是蟹坑岭古道。 蟹坑岭古道是过去李家坑村人来往杖锡的唯一通道,也是通向山顶上杖锡岗的山路。每个周末,都有游人踏足。 深深的幽谷,狭长的小道,2.5公里的路程。秋有吊红红枫,春有小花绿叶。古道两边的竹林茂密如盖。 李家坑村口的石碑,记载了村里兴教办学的历史。先贤早年办学不遗余力,人才辈出。 走出村口时,有个老太太佝偻着背,嘴里念叨着,像是说给我们听:“新人变老人喽,老屋变新屋喽。” 她是85岁的诸阿花,60多年前嫁到李家坑村。从一个鲜灵灵的小姑娘,为人妻,为人母,为人祖母。 眼见着身边人一个个衰老、离去,房子拆了又建。好在老房子保存下来的也不少,只是很多人不能再住进去了。 ■专家点评 杨古城(文保专家、古村研究者) 中国汉族古代民居,以血缘姓氏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有数千年历史。李家坑古村地处深山幽谷,原籍中原望族的李氏迁入后在此耕读安居。由于特殊自然环境的封闭性,农耕“原性”生活村落风貌保护基本完好,因而成为宁波古村落多样并存的山村村落的又一处很具代表性的传统村落。 李家坑村,隶属于鄞州区章水镇杖锡乡。从宁波市区出发,经章水镇往西,翻山越岭2个多小时,才抵达隐藏在四明山腹地的山水佳处。村子由李家坑村、百步阶两个自然村合并。现有374户,屋宇500多间,人口817人。但目前常住仅360余人,且70岁以上者占三分之一。全村耕地642亩,山林3700亩,当地农林传统特产有吊红、花旗芋艿、竹笋、香榧、茶叶等。 著名学者冯骥才认为,古村落的保护属“根性文化”。一个家族历史传承、文化积淀、生活记忆都保存在古村落中。因此每到节假日,幽静的李家坑总是人头攒动,来自远近的探访者陆续不断。这充分说明古村保护的意义,在于保存着一个地域历史文化的根脉。这不仅是李家坑的文化财富,更是一个地域和民族的共同财富。 【指路】宁波市区灵桥至李家坑全程73公里。 公交:灵桥西天封塔有公交130到栎社,转661至鄞江乌头门,再转617-4至李家坑,全程4个半小时。 自驾:从宁波市区经鄞江镇、樟村、密岩村、大皎村、细岭村、翻身村,至李家坑村,全程近2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