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1点,山东省首条地铁线路———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开通试运营。至此,全国除港台外,已经开通地铁的城市达到23个。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全长12公里,共设10个车站。同时,山东省首份免费地铁报纸、青岛唯一免费赠阅的报刊读物———《青岛地铁晨报》创刊号也将正式发行。这份报纸将和全国地铁报联盟的其他21家报纸一起,以每天700万份的发行量,覆盖影响全国3500万都市年轻白领。在这个传统媒体转型的时代,联盟未来还将推出更多报纸以外的产品,超越传统媒体模式,成为全国性与地铁白领人群高效互动的有影响力的渠道平台。 全球12个10亿级客流城市中国占5席 最新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14年度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到2014年末,除港台外,国内城市共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3173公里,其中2014年新增运营线路427公里。早于青岛一年多开通的宁波轨道交通是国内第21个开通的城市,随后无锡地铁开通,成为国内第22个开通地铁的城市。此前开通轨道交通的20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沈阳、长春、大连、成都、西安、哈尔滨、苏州、郑州、昆明、杭州、佛山和长沙。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以来,全球城市轨道交通年客运量突破10亿人次的城市有12个,其中中国城市占了5席,分别是中国北京、中国上海、韩国首尔、俄罗斯莫斯科、日本东京、中国广州、美国纽约、墨西哥墨西哥城、中国香港、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以及中国深圳。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全年客运量突破20亿人次,北京更是以全年33.87亿人次的客运量,成为全球唯一地铁客运量突破30亿人次的城市。 每公里地铁能提供60个就业岗位 相关分析数据显示,目前国内12个城市地铁运营收支比仅为54%,普遍呈现入不敷出状态。但为什么地方政府对造地铁如此热衷呢?业内人士指出,许多地方政府其实是在算一笔大账: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大,不仅可以带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城市就业,对地方经济、城市地产、商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据介绍,每公里地铁大概能提供60个就业岗位。一个城市每建成一条地铁线,就可形成一个2000人左右的大型企业。如果“十三五”期间再建设2000多公里地铁,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十几万个,这是看得见的。 此外,地铁还是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一座城市拥有地铁,就能直接体现出地方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环境,这对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就业等方面带来的机遇,更是无形的,它也间接带动了各种相关产业的发展。 宁波未来将有更丰富的轨道交通类型 截至目前,宁波已开通2条地铁线路,1号线二期也将在明年上半年开通运营,3号线、4号线均以开工建设,5号线选址规划公示也在日前发布,根据新的宁波城市发展战略,宁波远期将规划8条线路组成的轨道交通网,加上2条市域轨道快线,总体呈现“一环两快七射”的布局结构,轨道交通的类型也更加丰富。 从全国来看,像宁波这样仅有地铁一种轨道交通类型的城市占了近半数,而其他城市则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了规划,比如长春、大连首先发展的是轻轨和有轨电车,重庆、武汉先建单轨或轻轨后建地铁,上海、广州、天津、南京则已拥有三四种轨道交通类型,北京、沈阳、成都、苏州已开始在重点发展地铁的同时,发展其他类型的轨道交通。 “拥有更多的轨道交通类型,以适应城市未来出行结构多元化的需求是一种趋势。”相关人士表示,宁波未来还要建造有轨电车、市域轨道等,让市民出行有更多的选择。 记者 范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