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在余姚举行。余姚作为中国机器人峰会的永久会址,计划将三七市镇打造成机器人小镇。 近日,记者采访了余姚机器人小镇建设小组的相关成员,他们一致认为,打造机器人小镇,必须在打造研发平台、激发科研热情等六大方面攻坚克难。为此,攻坚小组设计了最新的“六个一”行动来盘活智能经济这步大棋。 “一镇”打造引擎 “一镇”,即打造机器人小镇作为智能经济的一大引擎。余姚结合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开发建设,谋划启动了机器人小镇建设。目前,小镇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正在加快推进,10万平方米的智能制造标准厂房建成,已落户中科莱恩、绿菱、川崎机器人、超晶科技等企业12家,引进以甘中学为领军人物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国千”专家21位,项目23个。 “一会”拓宽交流 “一会”,即中国机器人峰会。打造好一年一度的机器人峰会,利用这一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最有权威性的机器人峰会平台拓宽行业交流。 通过机器人峰会,架起学术界、科技界、企业界、金融界、政府部门、市场应用单位之间思想碰撞、信息交流和合作对接的桥梁。让智能制造企业,资本投资企业,最先进的智能经济头脑风暴都云集余姚,奏响智能经济的大合唱。 “一院”开发深度 “一院”,即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前年5月,宁波市政府与甘中学博士团队共同筹建了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通过筑巢引凤、以才引才,目前已引进“千人计划”专家18名,最近又新通过评审专家6名,孙云权博士的宁波智畅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刘晓鸣博士的宁波易淘金网络技术公司等科技智能企业入驻,部分产品已经实现市场化,RFID芯片全自动生产专机、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打磨、焊接)、高性能机器人控制器、三维视觉扫描仪等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追捧。 “一市”衔接市场 “一市”,即余姚要打造的中国第一个综合性机器人展览交易市场。考虑到机器人市场供需对接的强劲需求,余姚谋划在高铁余姚北站附近,筹建国内第一个综合性、一站式的机器人展览交易市场,首期占地面积100亩,远期可拓展到300亩。 这个市场将借鉴义乌小商品城转型升级的经验,与中国塑料城、中国慧聪家电产业新城、国际模具城联动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售前售后相结合,汇聚国内外最先进、最齐全的机器人本体、机器人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定制化解决方案等相关产品,力争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全、服务最优、辐射最广的机器人展览交易市场。 “一校”培养人力 “一校”,即余姚正在建设的中国第一个基于创新基因的机器人学院。目前,国内机器人专业人才缺口达上百万,培养体系相对滞后。余姚在考虑能不能仿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立机器人学院的成功案例,建设一所机器人学院。初步规划学院选址在三七市镇田螺山遗址附近,首期占地面积600亩,远期可拓展到1000亩。 “一策”筑巢引凤 “一策”,即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前阶段,余姚专门制定了《关于推动智能经济(机器人产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试行)》,“含金量”很高,特别是推出了“4个1000万”,即对国内外智能制造(机器人)企业迁入余姚的研发总部,对来余姚设立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对入驻机器人小镇的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或补助,并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励企业采购使用本地智能制造(机器人)设备。 记 者 王元卓 通讯员 杨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