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A5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0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考试季”——浅谈学生心理压力

    “考试季”即将到来。每年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会焦虑担心:“孩子不投入学习,整天看手机,整天看小说。快到考试了,孩子动作愈发磨蹭,脾气暴躁。怎么办好?”我们接待考前的孩子们,当问到:“你最担心考不到理想的学校,会觉得对不起家长,会很内疚,是吗?”很多孩子就会眼泪汪汪,或是表情痛苦。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家长孩子双方身心疲惫,却互相不理解对方,甚至成了“敌对的双方”,这种状况是怎么造成的呢?

    一些心理学家告诫我们,“当今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回想我们小时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投入过多的关注在某一个孩子身上。但是现在的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有人甚至描述为“令人窒息的爱”。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就想要报恩。我们小时候或许多少有过这样的想法:“等我长大了,赚钱给父母长辈用,他们对我太好了!”

    可是我们现在的孩子等到十几岁他就搞清楚了,他报不了这个恩,为什么?因为父母长辈根本不需要孩子们拿钱来回报,他们要的是孩子去读名校。可是名校是有限的,有些孩子根本没有希望,有些孩子靠“考试临场发挥”,甚至于内心特别善良的孩子根本就在潜意识里很排斥,我的成绩上了,别人就得下,这就是孩子普遍焦虑和压力的根源所在。

    华师大心理学教授陈默老师曾经用“第三只笼子”来说明现今孩子的状态。假设,有一只老鼠关在一只笼子里,里面装了一个机关,如果老鼠不小心碰到这个机关,会有食物进来,反复尝试之后,老鼠需要了就会去碰这个机关。

    如果第二只笼子是这样的,老鼠碰一下机关,就遭到一次电击,反复几次,老鼠会远离这个机关。

    如果第三只笼子是这样的,碰一下是食物,再碰一下是电击,老鼠就不知道应该去碰还是不碰,于是老鼠会在里面纠结死。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家长对他太好了,就像食物;但同时给他压力,就像电击,孩子们如同老鼠在第三个笼子。每个家庭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者,嘴巴不说,心里是这样想的,这一点孩子最清楚。

    学生的学业压力,这只是显性的,而隐性的东西是孩子们整天跟焦虑高危人群在一起,这些人可能是孩子的父母,也可能是老师。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在学校、家里都要面对一群焦虑的人,人人对孩子拉橡皮筋,老师在学校里不停强调考试、学习;孩子回到家,家长也在强调考试、学习,那孩子就将背负沉重的压力,也许有一天,这根橡皮筋就松了,没有弹性了。

    孩子们思维并不成熟,容易走极端,他们会认为,如果自己考不进某校,父母就不会幸福,自己就会成为家庭的“祸根”。当我们跟孩子说:“父母在意考试结果,并不是说,考不好就全盘否定你,你身上的其他优点依然是父母的骄傲。”这时候,孩子会轻松很多,但是,有的家长自身太焦虑了,我们这边的谈话结果很快在现实家庭的高焦虑中荡然无存。

    当我们家长平静之后,不难看到,各行各业,凡是能成功的都有一个共性的特质,这些人一定是输得起的人,输了再来,最后就赢了。

    因此,我们呼吁“尽己之责 担己之任”,家长孩子双方各尽其责,放下对未来所有不确定的担忧,当下创造和谐轻松的环境是缓解学生考前压力根本的途径和方法。

    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 陈静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