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通常我们将大于600度的近视称为病理性近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度近视眼,奉化爱尔光明眼科医院眼底病专家、副主任医生石海军介绍,高度近视眼因其病理变化易发生视网膜脱离(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并且会加快白内障、玻璃体浑浊的形成,引起视力下降。 石海军表示,简单地说一般高度近视眼患者眼轴较长,前后径大,所以眼球内视网膜始终处于高张力状态,长期的牵拉易在视网膜上形成裂孔,裂孔一旦形成,在持续牵拉作用下会越来越大,并将视网膜牵扯下来,形成视网膜脱离。 什么是视网膜脱离 打个比方,如果把我们的眼睛比喻为一部相机,位于眼底的视网膜就相当于这部相机的感光“底片”,是眼睛成像的关键部位。视网膜脱离就像底片从相机上脱出来一样,眼睛感光成像功能下降,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如果治疗不及时,终可致永久性失明。 第一时间治疗原则 石海军提醒,高度近视者要避免视网膜脱离,就要减少长期用眼过度和剧烈运动。视网膜脱离发生后,视网膜感光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如不及时复位,视网膜将发生萎缩、变性,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因此出现不适症状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就诊。 对于高度近视者,一般建议: 1.高度近视眼患者定期进行扩瞳眼底检查(至少一年一次),早期发现小裂孔,可通过激光来防治视网膜脱离。 2.避免强度过大的体育锻炼或劳动,猛而强的撞击易诱发裂孔形成。 3.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其他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4.视网膜脱离通常都无疼痛感,一旦出现眼部视力下降,常有黑影,眼前频繁闪光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诊。 5.平常用眼较多的人群,应该多食用有益眼睛的果蔬,如老南瓜、猕猴桃、蓝莓、黄玉米、土鸡蛋黄、西红柿等含有叶黄素和维生素A的养眼果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