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 8月3日,本报第二版刊登了一篇《警方打掉两个跨境网络赌博“跑分”团伙》消息,揭露了不法分子通过出借银行卡、支付宝以及微信账号等,为境外诈骗和跨境赌博团伙“洗黑钱”的违法行为。值得警惕的是,犯罪分子将“黑手”伸向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的中老年群体,妄图以高额利润为诱饵,使其沦为帮助境内外犯罪分子“洗钱”的工具人。 帮人办张银行卡或是提取一笔现金,就能轻松拿到“好处费”。在利益驱使下,有人选择铤而走险,或是天真地以为自己只是把银行卡和支付账户借于他人,并没有参与犯罪,直到受到法律惩处后才悔不当初。 笔者了解到,帮助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团伙“洗钱”,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参与者需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此外,帮助洗钱的涉案第三方账户将被依法冻结,直接影响个人征信。由此看来,贪图一时利益充当“跑分客”,其实是自毁前程,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而言,小小举动或将成为青春的污点。 防范“跑分”新型洗钱犯罪,广大市民要警惕“高额利润”诱惑,保护好个人信息,切勿随意出租个人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实名注册的个人账户。相关部门要扩大宣传,实行多方协同作战,持续加强打击和监管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