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人民政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2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监督,十年坚守

———“强化监督职能 增强监督实效”系列报道之三

续建伟 陈佳远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同样,对生态环保工作的监督也成为慈溪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回顾慈溪人大的监督历程,我们‘依法监督、十年不懈’,使生态环保工作的监督成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头戏’。”采访中,慈溪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建钧用短短几句话,说出了他们对生态环境工作监督的执着。 

  三届人大作决议,直指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到2月6日下午5时止,本次会议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15件。这15件议案都围绕一个内容,即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为此,我们建议将15件议案列入大会议程,经大会审议后作出决议。”2012年2月7日,在慈溪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五次会议上,大会议案建议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叶黎明向大会主席团报告了大会收到议案建议情况。2月8日,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决议》,要求市政府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强化生态市建设的决策、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撑;突出重点,攻坚克难,落实解决影响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并提出了8点具体要求。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陈可靖回忆,2003年2月,慈溪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关于水环境整治的决议》,确定了采取“外引内治”工作方针加强水环境整治,这是慈溪市人代会第一次作出有关生态建设的决议。2007年2月,慈溪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决议》。加上2012年2月作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决议》,慈溪已经连续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了有关生态环保工作的决议。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宓潭告诉我们,随着三届人大决议的落实,慈溪人大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监督面逐步扩大。每年人代会都专门安排代表对政府贯彻执行决议情况进行专题审议,提出意见建议推进政府改进工作,有力加大了全市促进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力度。

  突出常态化,持续监督绷紧政府环保弦

  如何扎实贯彻落实好会议决议,一直是慈溪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研究的内容。

  “每年年初,主任会议都要听取政府关于生态建设的年度实施方案。年中,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或代表视察活动。年底,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一年来政府有关生态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慈溪市人大城建环保工委主任朱学军说,“每年的几次‘规定动作’,都有力促进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了生态建设有所成效。”

  据统计,2003年慈溪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慈溪人大先后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大会专题审议11次,常委会会议专题审议14次,代表执法检查和视察活动20次,主任会议专题研究11次。

  在做好专题监督的同时,慈溪人大还有计划地选择多个子专题实施连续监督,细化监督重点,延伸监督跨度,使生态环保工作的监督常态化、科学化。

  注重实效性,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监督效果

  为进一步增强对生态建设的监督力度,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在扎实做好常规监督工作的同时,注重探索实践监督工作的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2年5月至12月,常委会采取市、镇两级人大联动方式开展对水利建设专项工作的评议活动,对近年来水利建设工作进行满意度表决。2013年12月26日,常委会召开专题询问会,就重污染行业整治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陈新昌介绍,为提高监督实效,我们一是强化暗访检查。2013年针对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检查开展了9次暗访活动,对集雨区内违法餐饮、违章建筑、植被破坏、畜禽养殖等现象进行影像收集。二是创新报告方式。常委会会议首次采取了口头汇报结合幻灯片播放的形式,对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检查情况进行报告。三是常委会会议审议注重“列席”参与。在常委会会议上安排列席的市人大代表单独进行分组审议,小组召集人在集中审议时代表小组作审议情况发言,有效增强了代表履职积极性。四是优化审议意见有关内容。把检查、调研、代表审议中反映的问题,以常委会审议意见附件形式交市政府研究处理,有效促进了具体问题的解决。

  【采访后记】:监督工作重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10年来,慈溪市人大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生态环保工作的常态化监督和系列化监督制度,使生态监督工作和全市水环境整治、环境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工作进展始终同步跟进。去年,慈溪又制订了《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通过建立市、镇、村三级“河长”管理制度、治水责任机制、治水工作巡视督查机制以及治水工作问责评价机制,扎实开展水环境整治10大专项行动。我们相信,在慈溪人大锲而不舍的监督和全市各方不懈的努力下,力争到2016年底基本消除5类水体,达到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转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