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声 团结,历来被我党视作生命和力量的源泉。近期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有这样一段内容:刚刚复出的小平同志,抛开个人荣辱,坚决维护党的团结,亲自起草并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凝聚起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共识奠定了思想基础。揆诸现实,这样的历史镜头,让人感慨万千。因为近些年,有的地方少数干部以“团结”之名行“结团”之实,由此滋生出的腐败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最典型的莫过于山西官场的腐败“窝案”。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从年初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被查至今不到一年,山西先后有包括5名省委常委在内的7名副省级干部被查处。这在建国以来是绝无仅有的。尽管相关问题尚在深挖严查之中,但一个官官相护、官商勾结的“结团”式的权力利益链,正逐渐浮出水面。 最轰动和令人不可思议的还有“大老虎”一案。这个“你懂的”“打虎”重案,更是脉络交织、盘根错节,涉及多个系统、部门和地区。据《新京报》报道,十八大以来已落马的副省级以上官员中,和这张网有关联的人,加起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若论由此而牵连的较低级别的官员,或许人数就更多了。这种典型的系统性、集团化的腐败,更说明了当前反腐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倘若把时间的“镜头”推得再远一点,前些年查办的黑龙江买官卖官腐败窝案、广东茂名腐败窝案、河南中储粮窝案、安徽巢湖买官卖官窝案等重大案件,官员“结团”现象不仅非常明显,且惊人相似:一是案情盘根错节,涉及面大。卷入其中的官员,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二是以利益为纽带,形成命运“共同体”。凡是进到圈子里的人,互相提携、帮衬,算得上“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了,有的甚至连情妇也可以“共用”。三是手段隐蔽、潜伏时间长。若不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样的案子一时半会难以发现。四是涉案金额都比较大。案值动辄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结团”式腐败窝案被查处,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其造成的损失让人痛心,危害和影响也是深远的。有的地方,由于相关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同盟,致使监督形同虚设,制度变成了“稻草人”,更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导致“圈外”的干部受到排挤,得不到重用的机会。同时,“结团”腐败往往带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局外人根本无法了解其中的内幕。有些得势的“圈内”人,还会给人留下人脉广、资源多、有胆魄、能干事的印象。 “结团”式腐败,祸国殃民,后患无穷,群众深恶痛绝,党纪国法难容。因此,必须采取“刮骨疗毒”式的办法,进行严厉惩处。一方面,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通过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真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采取治本之策,深化完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干部定期交流、重要岗位干部异地任职等制度性举措,打破“山头主义”、“宗派主义”格局,优化政治生态环境。最近中央对山西省领导班子的调整,就体现了这样的治理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