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 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1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碎碎念小说

  魏明珠

    近来读小说较多,发现自己读小说有三个特点:一是不看前言,读小说就像探险之旅;二是作者控,往往同一个作者的书一买一个系列;三是国外小说情结,没有刻意选择,但书柜里还是国外小说居多。

  一盏灯,一杯茶,一缕清风,小说,创造了一个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时空,使阅读者瞬间拥有与喧嚣的周遭隔离开来的神奇之力。

  近些时日,让我再次拥有神奇之力的是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放下书本,脑子里总会不自觉地跳出书里重复出现的句子“为你,千千万万遍”、“为你,千千万万遍”……余音绕梁,三日方息。这种情形已很久没有出现了,最早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里的那句“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每当读完一本让人忍不住拍案叫好的小说,类似的小说话语总会一遍又一遍在耳边回荡,而你根本无法控制。用法国作家丹齐格的话来说,那等同于文身。我觉得不仅是被“文身”了,读小说期间,整个人还处于一种梦游状态,从早上到晚上,心里一直挂念着它,一旦读完,心里空落落的,必须进入另一本书才能把自己解救出来。但能让人入得这种境界的小说却是越来越少了。 

  小说读多了,还会习惯性给它们分类。有的小说是文本经典,巍然屹立在世界文学的高峰,但老实说真的不好读。如普鲁斯特庞杂、冗长的《追忆逝水年华》,还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努力翻过好几遍,但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停留在三分之二处再也无法继续。还有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讲故事的技巧真是一般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吧,一看人物关系表就头大。但经典总是不在乎地点、时间和场合,它总是会让人随时想起来去翻阅,还能日翻日新。有的小说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又有文学的质感,情节发展、细节铺垫都有精心的安排,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如《追风筝的人》。有的小说读时令人沉迷,读后也许再不会去翻,如美国畅销书作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思的纯爱小说系列,如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有的小说读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流行,如村上春树,虽然我书架上几乎有他全套的小说,但印象中也只有几句比喻令我心动。有的小说,拍成电影给它加了分,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有的小说,拍成电影反而有点平淡,比如《乱世佳人》。也许这些都只能归为口味问题吧。比如去旅行,就我而言,哪本书上主人公心心向往的小岛,哪部电影里晃过的美食,总是比旅行指南上的景点推荐来得过瘾。

  有时候会想自己为什么读国外小说较多呢,大概是源于对异域文化的探究心理,当然还有文本幽默的语言气质,但不管怎么说,国外小说肯定受到了翻译的局限。幸运的是,对于人性本质和救赎的体验在这个世界上普遍存在,因而总会引起共鸣。

  一个人,根本不能阅尽小说,有很多也没能深读读透,所以只能冒着“挨砖”的风险在这里碎碎念一会。就中国小说而言,其实大家都知道,起源甚早,古代的神话、传说、先秦诸子寓言,等等,但一直以来都只是归为“琐屑的言谈”而已,汉代班固更是把它说成“不入九流”,所以,中国小说一直到明代,才可以说是脱离了“史的附庸”,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从《三言二拍》、《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一路下来,其中更是造就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

  如今,诺贝尔文学奖已花落莫言,中国小说多年背负的压力也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尤其是当小说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后,更是飞舞成群,层出不穷。小说用了2000余年的时间顽强进化,终得来文学正宗的地位。窃以为,写小说者必定有着不一般的天赋,但估计幸福指数没有写诗者高,你看当年幸福的唐朝人可几乎人人都会写诗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