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玫瑰》 作者 迟子建 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期 2013年5月 第一次见到迟子建是两年前,在慈溪举行的第二届人民文学双年奖颁奖会上,见到自己喜欢的作家就那么安静地坐在台上,有些激动。听她聊文学倍感亲切,因她的作品大多我都细细拜读过,在灵魂上感觉离她很近很近。如今,读她的新作《晚安玫瑰》,更是有一种熟悉感。 《晚安玫瑰》以三个女人的情感生活为背景,写出不同女人的一生。经历非凡的犹太人吉莲娜,平凡无奇的25岁女孩赵小娥,自尊自立的黄薇娜,她们在哈尔滨这座充满历史和故事的城市里,见证生老病死,体会爱恨美丑。“初见吉莲娜,我有点手足无措。她肤色白皙,穿灰绿毛呢长裙,围一条黑色带银灰暗纹的重磅真丝围巾,灰蓝的大眼睛明亮而忧郁,高挺的鼻梁使她的面部有着迷人的阴影。她装束优雅,而我衣着粗俗……我就像一只花哨的火烈鸟。”这样的描写引人入胜。年老优雅的吉莲娜和年轻世俗的赵小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吉莲娜的爱情是闪电,却照亮了她一生。当她把自己的爱情故事讲给赵小娥听时,赵小娥的灵魂受到了震惊。她这时才知表面优雅宁静的吉莲娜,有着如此的痛苦和秘密罪恶。在逼死父亲这件事上,她们有着意想不到的共同点。只是吉莲娜选择了原谅和自我救赎,而赵小娥在仇恨中发泄,结果两败俱伤。 男友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在这双重的打击下,赵小娥疯了。当她恢复正常后,书中这样写道:“我多么希望自己化成一只小鸟,栖息在吉莲娜留下的挂钟里,与死去的时间待在一块。”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都将了无痕迹,唯一能把握的是现在。爱与被爱是人类永远的主题。你愿做一朵带刺张扬的玫瑰还是沾染着露水芳香的玫瑰?晚,象征黑暗和内心的挣扎;玫瑰,象征爱情和阳光。晚安玫瑰,晚安爱。(推荐书友:金幼萼) 《为爱下厨房》 作者 孔 瑶 出版 上海文化出版社 日期 2013年12月 孔瑶,看作者名字,理所当然地以为是位女性,但其实是位年轻俊朗如假包换的男士,或者可以称为男生,年轻得一塌糊涂。该部作品的出版,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把博客中的内容整理印到纸上就可以装订成册。在他“80后男生的厨房”的新浪博客里,近700篇博文里弥漫着中式菜肴面点勾人口水的香气,精美的配照传达着各式食材的色彩和质地,随便抖搂抖搂,就可以勾起像我这样迫切希望能够在厨房战斗到老的中年女性的热爱。况且,《为爱下厨房》的书名如此脚踏实地,这样深入人心,再加上内容平实具操作性,着实是本接地气的好书。 爱厨房,爱做饭,应该是人的天性。几乎每一个小孩都曾经热爱“过家家”的游戏,每一对新婚夫妇都曾抢着为最爱的他(她)做菜做饭。热腾腾的白米饭,热腾腾的水饺、面条,热腾腾的鱼汤、红烧肉和炒青菜,热腾腾的一对人儿,在那里美滋滋地眉目含情,笑靥如花。 热爱厨房,忍耐厌倦,把厨房交响曲叠加成一个个日子,叠加成一段段人生,叠加成一世朴实精彩的人生。就如我的公公婆婆,耄耋之年依旧奋战在厨房,就为了制造出美味的家常味,为了温暖我们奔波劳碌的胃,慰藉儿女们身在职场偶尔焦灼无助的心灵。就如孔瑶,他把自己身在厨房的战斗经验一一道来,暖心又暖胃。(推荐书友:沈春儿) 《炸裂志》 作者 阎连科 出版 上海文艺出版社 日期 2013年10月 在韩国的一所大学里,阎连科见到一块指示牌,字里行间独独有一个貌似中文的词语:炸裂。询问翻译这个词在韩语中是什么意思?答:“膨胀、喷薄。”这猛然扣动了他的一根心弦:它能生动形容某种现实状态,一种急剧增长、无可抑制的模样。这个词像一颗种子播在他的精神沃土,继而巧妙地移植为一个村庄名字。 《炸裂志》的体例有探索价值,它以一种地方志规格呈示。看似是小说外的“主笔者说”、“《炸裂志》编纂委员会名单”等本身就是小说的一部分。既然如此,应该是虚构范围,但“《炸裂志》编纂委员会名单”中的“执行主任、主笔”就是阎连科,还注着身份: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这可是阎连科在现实中的真实身份啊。现实与虚构的边界如何划定?这是阎连科的一种探索。 《炸裂志》与《受活》好像可以构成姐妹篇,两部小说的叙述时间有交集,且有一个共性:盲目追求引起的社会形态的微妙变化。《受活》中以“被动感”为主,诸多变化多因受外界波及。而《炸裂志》中则是人物歇斯底里的主动冲撞。小说的地理底版都是耙耧山脉,在阎连科小说中就像精神岩层。人物群像再怎么蹦跶,都跳不出耙耧山脉的磁场引力。纵然会有狂欢,却终究饱含苦涩。苦涩因何而来?苦涩有时是一种必然。消除“恶望”,无论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如此,能更好地积聚幸福,享受美好。阎连科小说的功利意义,或许就在于此。(推荐书友:方观潮) 欢迎加入宁波日报书友QQ群:98906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