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开发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侍弄庞然大物的行家

———记三星重工业(宁波)有限公司搭载部部长张海潮

□ 本报记者 李平 通讯员 施洋

张海潮(右)和同事在商量工作。

  今年45岁的张海潮,中等身材,外表儒雅。初见他本人时,很难让人想到,他每天侍弄的都是又大又沉的船体分段。张海潮1997年来到宁波三星重工搭载部门工作,现任该公司搭载部部长。

  张海潮是浙江奉化人,曾在浙江船厂工作了6年。来宁波三星重工后,先在韩国三星造船总部参加了半年培训。17年来,张海潮从工人做起,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

  船体分段的建造在一定程度上说,就像搭积木。一个重量数千吨的分段由十几甚至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更小分段组成,这些小分段轻的有几十吨重,重的有数百吨。这些又大又沉的钢铁物件哪怕挪动一下都很费力,况且张海潮和搭载部的员工还要想方设法确保搭载精度,外人想想会很难。但是,这些小分段后来就真如拼积木般,在张海潮和他的工友们手上建造成了大型船体分段甚至超大型分段。 

  以前宁波三星重工制造好小分段后,直接在现场拼装。如果发现分段间的尺寸不吻合,就需要将分段用龙门吊吊装到一边进行重新切割。如果遇到不容易吊装的曲线分段,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和作业困难。为此,张海潮在今年初提出并实施了电脑模拟搭载。先对已完成分段进行精度测量,得出数据后再把各分段的尺寸、形状输入电脑,并对各点的精度数据进行标注,然后在电脑上对比相应分段的数据模拟合拢,一旦发现尺寸不吻合的分段,在现场立即进行切割,保证了分段现场拼接时的精度要求。宁波三星重工在分段搭载中,已全部采用了电脑模拟搭载。这就大大提高了现场生产效率,至少可为每个重数千吨的船体分段的搭载节约一周的时间。

  以前在安装集装箱船分段导轨时,先把导轨放在地上,再把分段放置到支撑柱上,然后使用葫芦将导轨拉到分段下面并进行调整和点焊固定。这种作业方法无法确保焊接品质,修正作业多,而且用葫芦把导轨吊到1.5米高的地方,员工的体力消耗也很大。张海潮经过分析后,提出制作启动支撑架,先把导轨放在起动支撑架上,再把分段放置到支撑柱上,然后将导轨B板余量切割,再使用气动支撑架将导轨顶至分段下部进行无间隙装配后调整并焊接导轨。搭载部今年共建造集装箱船隔舱分段62个,每个隔舱分段平均有36根导轨。张海潮的这一想法实施后,使隔舱分段导轨的整体安装时间缩短30天以上,还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在宁波三星重工工作以来,张海潮解决的各种现场难题就有100多个,为公司创造的经济效益累计有1000多万元。今年以来,张海潮带领450多名员工,成功建造了第一艘成品油船,第二艘成品油船也开始建造,其他6艘成品油船也将在今后陆续开工建设。从2006年至今,张海潮带领搭载部已成功为宁波三星重工搭载大型分段和超大型分段共计268个,为宁波三星重工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