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 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甬上学者的十年追寻

———评《明代的科举家族: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

  桂尚书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唐绵延至清末,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科举史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是一块成熟的学术领域。2004年,宁波大学钱茂伟教授的《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一书,以全新的“国家-社会”理论体系来审视明代“国家—科举—社会”之间的关系,赢得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好评。在那书中,他本来打算专设“家族与科举”一章,后来因为时间与材料的不足而不得不暂时搁置,而这也成为他近十年来心中一直的牵挂,终于在2014年又有了这部《明代的科举家族: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的《明代的科举家族: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共分7章,近40万字。所谓明代宁波杨氏,指明代鄞县西杨村、东杨村的以杨守陈、杨守阯、杨守随为代表的镜川杨氏家族。这个家族以“五世十科进士”、“一门三部尚书”而被称为“明代宁波第一家族”。钱教授从纵横两个层面对杨氏家族进行了深度扫描,一是从纵向看家族历史的嬗变,谈杨氏家族的兴衰沉浮及家族特色。二是从横向发散,先后分析杨氏家族的维系、杨氏家族与地方社会、主要家族成员的学术贡献等。书中,浙东学术研究与明代科举研究结合得非常好。

  通览全书,我觉得有三个特点不得不提。一是史料丰富,考辨精审。钱教授治史向来喜欢从阅读原始文献开始,注重史料的搜集。在杨氏家族的研究过程中,他更是秉承“一锄头到底”的精神,搜集到了能够找到的全部资料。如天一阁藏四个版本的《镜川杨氏宗谱》,国家图书馆藏杨德周的《玉田识略》,台北故宫藏的《西清阁诗草》,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的《碧川诗选》,天津图书馆藏《甬东诗括》、《金华文征》等,此外,还有众多的其他杨氏家族成员的诗文集等也被他一一搜出。正是因为有了如此丰富的一手材料,才使得这本研究著作显得厚实沉稳。二是其矢志不渝的理论关怀。钱教授关注明代科举与家族之间的关系,仍是站在他十年前建构的“国家—社会”理论框架下的推进研究,而将这一理论关怀与宁波杨氏的个案研究相结合,既突出了明代科举研究,又凸显了一个家族的学术贡献与兴衰嬗变。毫无疑问,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窥见明代“国家—科举—家族”之间的互动关系,将明代科举与家族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三是在本书中使用了大量的诗词,以诗证史,是不同于其他历史学著作的地方。此外,在创作中钱茂伟教授还深入鄞州区西杨村、东杨村做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做了一些口述采访,这是有别于过去传统历史研究中完全依靠文献的新做法。

  总之,这部著作将科举家族研究又向前扎实稳妥地推进了一步,也是对钱茂伟教授十年追寻的见证。顺便要提及的是,钱教授主讲的《明代宁波第一家族》四集,已在宁波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