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盟委员会发布法规(EU)No1342/2014,对欧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法规(EC)No850/2004进行了修订。修订内容包括给附录IV中的多溴联苯醚和全氟辛烷磺酸及其衍生物设定限值,将六氯丁二烯、多氯化萘、短链氯化石蜡和硫丹加入到了该法规的附录V中。新规将于2015年6月18日生效,相关出口企业须及时关注。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它具备四种特性: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远距离迁移性。而位于生物链顶端的人类,则往往会把这些物质的毒性大幅放大。此类物质的大量使用,势必对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巨大隐患。1998年,美国、加拿大和欧洲32个国家首次签署了《关于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框架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协议书,自此以后,该类物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欧盟各国根据《斯德哥尔摩公约》对该类物质进行管控,并根据安全评估结果,持续加入多类物质,不断完善管控网络。 此次POPs法规修订案涉及物质,多应用于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电子电气产品等工业消费品的原料及加工生产中,涉及我市重要出口品类。因此,提醒相关企业,一方面要重点关注该系列法规的更新,了解列表添加物质信息,合理指导产品生产设计;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风险排查,加强原辅料源头把控及生产过程监管,严格按照欧盟标准对制成品进行符合性检验,严防问题产品流入市场。(方科益 陈健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