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4月1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处长把关”是种“权力病”

□王军荣

  “部长们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已经讨论通过的一些政策,现在却还‘卡’在那儿,让几个处长来‘把关’,这不在程序上完全颠倒了吗?”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严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运转流程繁冗、拖沓(4月16日《新京报》)。

  中央出台政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好政策”落实到老百姓身上,自然是时间越短越好。然而,由于存在“处长把关”,好政策迟迟难以落地,老百姓享受不到,无疑令人纠结。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多年来我们常说的“政策不出中南海”。“处长把关”,实质是“权力病”和“利益病”:明知道中央的好政策会给老百姓带来益处,但由于自身利益受损,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好政策缩减,甚至是变形走样。

  “处长把关”,无法让好政策落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原有的程序过于繁冗、拖沓。现在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可在办事上,却仍然是遵循过去那一套,没有质的变化,还在等、靠,“慢”字当道;其二,好政策触及了部门的利益。比如以前部门能收费的,中央取消了,就尽量拖延政策落地时间,以期在“最后时光”多收钱;其三,削弱了权力。许多好政策就是“简政放权”,这对于官员来说最难受,自然就想方设法阻挠。

  “中央研究了一年多,拿出政策,结果各种手续再走上一年,这不是闹笑话吗?”的确,好政策的执行过程不能等太久,必须消除中间存在的任何障碍。经过总理“训斥”之后,相信情况会有好转。但由于固化思维,恐怕短时间内也很难得到根本改变。笔者以为,最好的“药”,还是依靠法律,在法律框架内祛除“处长把关”现象。中央与地方,不同层级和部门的关系应建立在法治基础上,做到权力由法律来定,地方对中央、下级对上级的政令贯彻,均要依靠法律而非上级权威来保障。具体到“处长把关”现象,就是要对相关当事人依法问责,以确保“政令畅通无阻”。

  消除“处长把关”现象,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二是要主动作为,狠抓政策落实。这很有针对性,其实质就是法治和放权,这才是解决“处长把关”的良方,认真落实,才能让老百姓及时、切实享受到中央的好政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