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大鸣 一直默默辛勤耕耘在书法艺苑中,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的书法家李兴祥,这次终于破例出了第一本个人集———《李兴祥书法选》,这是甬上书法界的喜事。 李兴祥在宁波书界无人不晓,40多年的艺术生涯,练就了他内敛不张扬、谦逊不高调的气质。这种文人之儒雅品格,成就了他对中国书法艺术传统的深层次理解,十分难能可贵。在当今艺术领域浮躁之风甚嚣尘上、艺术悖论不绝于耳的状态下,他能一以贯之地自觉坚持传统艺术的真谛,并在创作实践中加以印证,确实需要一定的胆识和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令人敬佩。 李兴祥十分看重祖国书法的传统一路,受晋代以来大家及浙东书风的影响熏陶,追求着朴实、大气、儒雅的意境,透露出浓浓的书卷气息。 笔墨当随时代,笔墨更要贴近生活。他的书法雅俗共赏,是艺术普惠大众的引领者、践行者、成功者。他的作品自然清新,开合自如,笔触、墨色、章法、布局,用印等技法,达到了一个较高的艺术水准。他的作品,很少有应酬之作,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你懂书法也好,不谙此道也罢,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好看,耐看! 友人们说李兴祥学的是董其昌的书法,其实只讲对了一半,我以为,他的字有其自己的理解和个性,融会了各流派的精髓和长处,又加以提炼改造,形成了“自我”的东西。 与兴祥先生相识已有30多年时光。那还是20世纪80年代初,宁波市青年联合会要我负责组建宁波市青年书画影协会并出任主席,于是就有机会与李兴祥、余捷等一批艺术青年,组织多项书画交流展示活动,居然搞出了些动静,产生了一定影响,这样就算是较早的艺术青年朋友。其后,与李兴祥在市书协共事好几届,他对宁波书法艺术的普及和活动开展是有很大贡献的。 他不仅是书法艺术家,而且还是称职的书法教育家,交友甚广,育才无数。徐宏波等甬上书法篆刻界后起之秀,曾得到过他的悉心指点。如今,他更是把目标放在培养青少年上,使书法艺术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 不仅如此,他对硬笔书法也“情有独钟”,这些年致力于硬笔书法的繁荣发展,执掌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以来,与徐斌、谢继东等诸位志向趣味相投者,把硬笔书协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团结了一大批会员,竟然克服各种困难,自筹巨资,在宁波美术馆办起了全国展,还承办全国性交流笔会,气派非凡,影响深远。 在市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兴祥先生忙碌的身影,每一幅作品都认真下笔,自然书写,索要的市民皆以得到墨宝为荣。 给我集子样稿的一刻,兴祥兄慎重地告诉我:“书法集”要改成“书法选”,“集”恐太大,担心收受不起。我答:不改也罢,当之无愧。仅这一点,亦可见兴祥仁兄乃真儒士矣! 乙未春日,是宁波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成立25周年的日子,同时,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五届四次理事会在港城宁波召开,国内一大批书法名家齐聚甬城,共商书法艺术传承发展之大计。惠风和畅,群贤毕至,这个春天无疑属于李兴祥等一批有成就的艺术家,属于整个宁波书法界…… “艺苑逢春,翰墨千秋”,此时此刻,要特别为李兴祥先生点“赞”:赞他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痴迷”和“任性”。 (作者为宁波市政协常委、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