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读 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4月2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歌雨曲唱新声

———读屠明华《小戏小品小乐胃》

  叶予之

    当我读完屠明华的曲艺作品选集《小戏小品小乐胃》后,感觉似有一股从原野上吹来的清风,沁人心脾,让人充满喜悦。

  喜悦之余,又有感动。感动于屠明华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正因为他有“知不足而后进”的进取精神,才有这本选集的面世,也才使他成为甬城乃至省内曲艺界、群文届广为人知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业余作者,从而获得了“浙江省首届乡土文化专家”、“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的称号。

  我和屠明华,因着共同的业余写作爱好,认识已近40年。近10余年来,又是毗邻而居,他有空也会来我家坐坐聊聊。屠明华性格沉稳厚朴,话语虽不多,但有时寥寥数语,就能让人笑得喷饭。他叙述平缓,波澜不惊,犹如他一篇篇曲艺作品中的文字,自然顺畅,水到渠成,没有过分的矫饰和渲染,既风趣诙谐,又让人深思。

  他谦虚地称自己创作的是“又土又俗的草根文化。”确实,因小时家贫,他读完初中就下田劳作,长年躬耕田垄,使他精于农事,长于农活。在繁重的体力付出之余,又勤奋地握住手中的笔,于草根之中,孕育衍变出片片翠绿,盈盈春色,让人赏心悦目。从田野上走来的文化人,往往更能承接地气,从而使父老乡亲的形象在他笔下一一呈现……

  细细品读《小戏小品小乐胃》,感觉每一篇都富有时代气息,贴近普通百姓生活,而且情节生动,人物鲜活,语言风趣幽默,寓教于乐,让人一笑之余,引起思索。屠明华在他的作品中,很好地把握住了“教”与“乐”两者之间的这个度。“逗哏”有节制,“爆笑”有分寸,针砭时弊,爱憎分明,语言生动,活色生香。如“勿土勿洋紧身衫,不伦不类土特产,看伊这副滑稽相,好像进口小瘪三。”(甬剧小戏《献孝新招》中唱段),把公公穿上不孝儿媳献上的不合身的衣服后的形象描绘得十分贴切,让人笑中含恨。还有“水斗用水管接管,电灯的电线连线。四邻八舍低头不见抬头见,远亲不如近邻里。”(《王阿婆和小娘货》中的一段快板词),通俗浅白,生动明了,用乡土韵味浓醇的语言来比喻邻里友好的重要性,让人会心一笑,颔首点赞。

  阅读屠明华的作品,还让人有一种亲切感,一个个性格迥异、语言鲜活、特征鲜明的人物仿佛正从街头巷尾、山野乡村向我们走来:有意气风发、大学毕业回山乡竞选村支书的女大学生;有脚瘸背驼拙口笨舌、意外得“横财”后又奉献爱心的卖菜老翁;有憨厚朴实、见义勇为、打死恶狗招来麻烦的阿憨;有心直口快、伶牙俐齿、知错就改的二阿婶、三阿嫂……这些看似平凡却又耐人寻味的“百姓故事”中的小人物,各具神采,他们是保持了道德、良心、做人底线的大写的“人”。一篇篇小中见大、亦庄亦谐的佳作,包含了作者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世事爱憎的情感表白。

  屠明华居住在北仑大碶一个老小区底楼,屋门前有一块安静宽阔的绿地。他特设石凳数条,清扫干净,吸引邻家大伯大嫂们来闲坐聊天,他则坐一旁聆听社会新闻、家长里短、民情民声……从中获取创作素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