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中山广场放风筝。 (姬联锋 摄) |
本报记者 姬联锋 千百年来,风筝一直是中国人喜爱的玩具,它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很多古画和古诗中,都可以看到风筝的影子。风筝还被很多人誉为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在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中至今展示着中国的风筝。 美国国家博物馆中的一块牌子上醒目地写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美国芝加哥航空博物馆的第一张照片是一位清朝时的中国人在放风筝;英国的博物馆把中国的风筝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风筝大约在13世纪传入欧洲,这对后来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风筝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诗人高鼎在诗作《村居》中描写出了一幅孩子们在春日放飞纸鸢的美丽图画。 古书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由此可见,在古代,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能发出声音的叫“风筝”。到了现代,这种玩具统称为风筝了。 风筝源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宋代随着城市文化经济的繁荣和民间手工业的兴起,放风筝已成为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张择端就将北宋东京汴梁儿童放风筝的情景画在了这一传世佳作中。 明清时代,风筝的扎制技术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明代画家徐渭晚年时常以风筝作为绘画的题材,留下了当时放风筝的形象史料。徐渭在浙江创作了很多咏风筝的题画诗,生动有趣,广为流传,如:“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辜负放鸢天。”“我亦曾经放鹞嬉,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曹雪芹:北京风筝的祖师爷 在曹雪芹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有不少放风筝情景的描写。 满身才气的曹雪芹当年落魄后,经常在街头寻访遗落在民间的手艺,后来写了一本《废艺斋集》,把上层士大夫认为不入流的东西收集在里面,其中一本分册名为《南鹞北鸢考工志》,在其中的《风鸢四艺》中,曹雪芹详细讲解了风筝的扎、糊、画、放技艺,将风筝上升为一门艺术。 当年曹雪芹自己做风筝、画风筝。他虽然落魄,但在北京文化圈中名气很大,连他都在做风筝,士大夫们开始认为玩风筝不是低档次的事,慢慢地,风筝的制作技艺从士大夫的圈子传到了宫廷,很多王公大臣和格格都开始玩风筝,这股风气又很快流传到了民间。因此曹雪芹被认为是北京风筝的祖师爷,北京风筝中的代表作沙燕风筝被称为“曹氏风筝”。 宁波市风筝协会副秘书长段震利表示,一般人认为潍坊风筝的名气更大,其实北京风筝更有文化底蕴,做工也更好,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制作风筝的名家。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中“妮妮”的造型创意就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 放飞风筝的N个安全提醒 与传统风筝相比,用现代材料做成的风筝更像是一种体育器材。 春天放风筝,对人的身心体健康非常有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医院和疗养院还采用“风筝疗法”治疗精神抑郁、神经衰弱等症,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城市里放风筝,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人在放风筝时,只管抬头望天,容易跌倒或撞上别人;有的人放飞的是大型风筝,喜欢用手去拉绳子,结果手被绳子割破。 据了解,风筝线一般有尼龙细线和轮胎线两种,直径均为1毫米以内,多为白色、米色等浅颜色,拉力最大能达90公斤,很难为人所察觉,极易伤人。不少人在牵扯风筝时,都有过被风筝线划破手指的经历。放风筝时,如果风筝线过低,有人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快速经过,不小心碰到风筝线,受到的伤害会很严重。 为此,市风筝协会相关人士提醒,放风筝时一定要选择平坦、空旷的地方,远离高压线;不要在河塘、水池边放风筝,也不要在马路边和人行道附近放风筝。双线运动风筝比较重,速度很快,容易掉下来,观看的人要注意远离;看见附近有人在放风筝时,骑车人最好放慢车速或推行,行人也不要奔跑,以免被风筝线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