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老俞在制作竹凳。 |
通讯员 胡启敏 郑拓 本报记者 朱军备 鄞州区横溪镇横溪村上街自然村,幸福大会堂门口,俞国甫猫着腰,正全神贯注盯着腿上的竹筒,手上的锤子不时起落,钻头咚咚咚的声响在小巷回荡。 64岁的俞国甫是村里的竹匠,专门制作竹凳,如今这门手艺他已经坚守了47年。 17岁拜师学艺 在横溪镇海拔500多米的梅岭山区,是连绵的青山和茂林修竹。竹篮竹筐、竹匾竹床、竹椅竹凳、竹筛竹箩……竹匠这门手艺,为当地人生活、生产增添了劳动工具和日用品,手艺人也以此谋生。 俞国甫的老家就在梅岭山区,打小就看着竹匠们制作各种竹制产品,聪敏的他,一有时间就去偷学。 要靠这门手艺谋生,就得有过人的技术,为了学艺,17岁那年,俞国甫专程跑去象山拜师。 学竹匠手艺其实是个苦活,每天天麻麻亮就得起床干活,直到天黑才歇手,一年四季除了农忙时节,俞国甫几乎都是跟着师傅在外“上工”,只有一个清闲的梅雨时节,算是竹匠们难得的一个假期了。 由于人机灵,也勤快好学,俞国甫在短短3年内就学成手艺。 3年出师独自打拼 3年后,学成归来的俞国甫立马就加入了手工艺社。“包括我在内,生产大队只有两个竹匠师傅,活忙不过来。”老俞说,“忙的时候,一天要制作10把竹凳。” 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手工艺者,俞国甫正好赶上了这趟潮流。除了给生产大队帮忙,老俞还要到处去“上工”,近的塘溪,远的宁海、舟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良田千顷,不如一手半艺。由于手艺出众,俞国甫的活从没停过,这也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那时,上门帮人家加工一把3毛钱,带料制作一把3元,一个月收入起码有90元。”老俞笑道,90元的收入,在那时算是高收入了。 改革开放后,做外贸出口的竹制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会制作竹凳的俞国甫也不愁没活干,一年四季他制作的竹凳都会有人来收购。 传统手艺也可创新 “这个凳面没有拼合过,是一整根竹筒经过火烤后制作的。”俞国甫搬出一张刚做好的竹凳自豪地说。和其他竹凳相比,凳面十分光滑平整。为了让竹凳更美观,老俞还自学书法和雕花,如今,他制作的竹凳非常具有欣赏价值甚至收藏价值。 老俞告诉记者,现在竹凳的需求市场越来越小,但他的竹凳却不愁销路。“雕花的一把可以卖到三四百块,一般的也能卖到三四十块,都是人家来预订的。”老俞说。 销路虽然不愁,但老俞也有烦恼,年轻人来拜师学艺的寥寥无几,担心这门手艺后继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