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四明周刊·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0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奇与俗

———读冯骥才《俗世奇人》

  岑燮钧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新近出了足本,有插画。

  《俗世奇人》原先有18篇,其中《苏七块》《刷子李》《泥人张》《好嘴杨巴》等皆已成名篇,或入选教科书,或入选各种选本,流传度极广。几乎可以这样说,凡是读书的,没有不知《俗世奇人》的。遗憾的是,这18篇小小说,作为一本书,毕竟显得单薄。而且,只18篇,刚上嘴,就吃完了,让人嘴馋。

  好东西是不嫌多的。

  令人惊喜的是,事隔20年,冯骥才又发表了18篇“俗世奇人”(见 2015年第4期《收获》)。大概作者也如读者一般,意犹未尽。如此一来,36篇传奇,合在一处,神完气备,更见分量了,仿佛三十六计,篇篇新奇,各有各的妙处。

  《俗世奇人》,好看就好看在“奇”字上。一般的奇,不算奇,而出离“真实”的奇,又怪诞而荒唐。在“奇”与“真”上,冯骥才拿捏得当,这就见出火候来了。诚如新篇《神医王十二》所说的那样:“人想不到的只有神,所以天津人称他为神医王十二。”“神在哪儿,就是你身上出了毛病,急病,急得要死要活,别人没法儿,他有法儿,而且那法儿可不是原先就有的,是他灵光一闪,急中生智,信手拈来,手到病除。”这与其是在说神医,倒不如说是夫子自道。写小小说的千千万,小小说里搞点子卖噱头的万万千,却都不如冯骥才别出机杼,自然天成。比如这神医王十二,见人铁屑崩进了眼睛里,别人没法,他一个激灵,想到了一个主意,跑进洋货店,取了人家的吸铁石来吸。要知道,这是在路上,偶然碰到,并非有预案的。所以说,冯骥才的“奇”,奇得恰到好处。

  凡夫俗子,平平淡淡;一段传奇,大起大落。但是《俗世奇人》里的传奇,却不在风云际会,天马行空。人物是小人物,事情是小事情。一个“小”字,合乎短章,小小说是容不下大事件的。因为小,重细节,所以人物就活了。人物往往是靠这种不经意的细节来刻画的,从而形神毕肖,活灵活现。比如刷子李的傲气,就在于刷墙时一身黑衣上不沾一白点;泥人张的回对之法,就在用鞋底的泥巴捏一个“海张五”;好嘴杨巴,就靠那一张巧嘴点出那浮在茶汤上的是碎芝麻,而不是浮尘,从而讨得中堂大人的喜欢……如此种种,俱是俗世小事。本来,“奇”与“俗”不可同日而语,但在这里,人物奇则奇矣,却又俚俗,都是芸芸众生,有烟火气,活的。比如新篇里的《狗不理》,讲狗不理包子主人狗子不爱说话,“顶忙的时候,就在门前放一摞一摞大海碗,一筐筷子,买包子的把钱撂在碗里。狗子见钱就往身边钱箱里一倒,碗里盛上十个八个包子就完事,一句话没有。你问他话,他也不答,哪有空儿答?”这个人物的闷憨,就逼肖纸上了。一边是热气腾腾的包子,一边是不声不响的小人物。“狗子行呵,不理人啦!”狗不理包子就出名了,出的是骂名。为什么骂名容易出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嘛,冯骥才对这种集体文化心理的揭示,可谓慧眼独具。这得益于他对民间俚俗的深切体察,毕竟,他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主席嘛。

  冯骥才在新篇的小序里说:“小说成功与否,往往要看掩卷之后,书中的人物能不能跑出来,立足书上。”这一组“俗世奇人”,奇是表象,人才是核心。不生活在俗世里的人,是很难成活的,所以,在“奇”与“俗”上,《俗世奇人》可谓相反相成,别有机趣。这是它与一般传奇不同的地方。

  正因为有活的人物闹腾不休,所以,笔端就自然而然流泻出活的人物———而且是两种人物:一种用文字刻画,一种用线条勾勒。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画家,所以,他亲自插画的人物,线条生动,神采飞扬。

  在读《俗世奇人》的同时,又能与这些人物直接晤面,不亦乐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