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 朱晨凯 据5月19日《重庆晨报》报道:百度安全联合上大学网共同发布“第五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至今被公布的虚假大学数量已有400余所。 点评:打击虚假大学,社会组织发挥力量当然是好事,但力度很难尽如人意。真正“管事”的教育部门更应主动作为,依法对“野鸡大学”采取措施,铲除其生存土壤,净化教育环境,保护莘莘学子的权益。 @斑斑点点忠犬:北京邮电大学与假大学“中国邮电大学”,一般考生反会认为后者是真的。 @flona:果然,填报志愿是一种“技术活”。 据5月19日《钱江晚报》报道:杭州一名空姐工作两年后开始恐惧“上天”,一上飞机就焦躁不安。到医院看病碰上了飞行员同事,经医生鉴定,两人都出现了抑郁的倾向,原因可能就出自工作压力过大。 点评:面对员工“心情不好”,用人单位不能忽视,建立常态化的心理疏导措施,给予员工更多关怀,才能让他们“轻装上阵”,实现双赢。 @我是个保安小哥:情绪也是一种生产力。 @超大蟹脚棒:工会多组织一些减压活动。 据5月18日《新京报》报道:运营商“提速降费”已一周年。“提速降费”以来,三大运营商让利逾400亿元,平均每个用户每月省2.6元。不过有用户抱怨“提速降费”感觉不明显,荷包里的钱并没少花。 点评:用户获得感应是检验“提速降费”成效的重要指标,既然用户觉得“钱没少花”,运营商就有必要对降费方案进一步调整,用真正实惠的网络服务赢得信任和肯定。监管部门也应对网络服务价格合理干预,规范运营商的市场行为。 @不眠的周不眠:放开市场竞争,用户选择权自然会倒逼运营商。 @熊熊爱甜品:让利几百亿元,但平均到庞大的用户群体头上,人均几元钱的降幅就显得微乎其微。 据5月18日人民网报道:沈阳市工商系统公布了一张“免罚清单”,对属于首次发生的37种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于处罚。执法部门表示,将通过更多提示、警示、警告、信用公示等措施,引导经营者自律。 点评:“免罚”不等于“免责”。作为执法部门,脱离“以罚代管”固然好,但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花更多精力用于管理、教育经营者;经营者也不能“恃宠而骄”,当以此为戒,依法依规经营,不触碰法律底线。 @BOctober:正所谓“不以恶小而为之”。 @铓锣儿:俗话说“法理不外乎人情”,免责清单体现了人性化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