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枫逸 近年来,因垃圾、污水、危险废物等环保设施建设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大部分事件的最后结果是“一闹就停”。一边是严峻的环境形势亟待新建环保设施,一边是公众质疑、邻避效应,部分环保设施在我国遭遇需求之切和落地之难的尴尬,最终陷入零和困局(7月18日《经济参考报》)。 重庆市渝北区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浙江海盐垃圾焚烧发电厂……今年以来,多地环保项目建设遭到当地民众反对,被有关部门叫停。这固然体现了公众自我维权意识日益加强,以及政府对民意的高度重视,但“一闹就停”只是让环保问题重新回到了起点,无助于其解决。 据住建部数据,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2/3陷入垃圾的包围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一边是城市对垃圾焚烧、污水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一边却是群众对于这些环保项目的高度敏感,建设进程大大延误。如果“一闹就停”的怪圈延续下去,恶性互动的结果,必然是政府、企业、公众利益共输的零和困局。 建设环保项目,产生效益为社会所共享,但环保设施同样可能产生污染,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的负效应,却由附近群众来承担,很容易激发相关群体的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对此,有关部门不能一味地息事宁人,“一闹就停”,而应正视公众关切,解决矛盾纠纷,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变共输的“零和博弈”为多赢的“正和博弈”。 加强信息公开。俗话说,所有的恐惧来源于未知。但凡“一闹就停”的环保项目,普遍缺乏透明公开的项目信息,对于“为什么要建,存在哪些风险,有何防范机制”语焉不详。这种信息的真空,很容易放大周边居民的心理恐慌,产生本能的抵触和排斥。即使有关部门事后解释沟通,也难以让公众信服。在这方面,必须将信息公开的工作做到前面,事无巨细,开诚布公,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环保项目。 邀请公众参与。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曾遭遇“邻避时代”,大批垃圾填埋场、化工厂设场失败。后来,美国学者通过分析成功设场案例发现,促使社区同意接受设场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社区居民对设施的充分信任。环保项目建设,事关公众切身权益,公众不能仅仅是“被告知”,更要被邀请参与到项目的决策、规划、选址和建设中来。正如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所言,“如果一项政策得不到民众的支持,而只是政府部门自说自话,再好的项目也无法产生好效果。” 给予合理补偿。补偿不是金钱赎买,而是体现对周边群众让渡权利的救济。只有用合理补偿肯定群众为公共利益做出的牺牲,帮助群众消除“受害者心态”,环保项目才能赢得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台湾的垃圾焚化厂在早年兴建时,也遭到周边居民反对。当局推出了敦亲睦邻政策,建立回馈机制,在垃圾焚化厂厂区或周边建设网球场、温水游泳池、健身房和图书室等设施,免费供周边居民使用,人们就不像以往那样抗拒了,项目得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