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6-07/26/A11/NBRB20160726A11b003.jpg) |
马来西亚巴生港务局主席江作汉。 (徐能 摄) |
本报记者 张 燕 通讯员 胡泽波 前不久的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上,宁波舟山港与马来西亚巴生港首度携手,在技术交流、人员互派等方面达成合作。巴生港务局主席江作汉,用一口流利的汉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作为马来西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华特使,江作汉以“创新与合作”为题,对建设港口经济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了新思路。 巴生港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北部,也是马来西亚的海上门户。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2014年起,巴生港陆续与中国港口建立联系,目前已经与宁波舟山港、大连港、上海港、太仓港、厦门港等港口建立了姐妹港关系。这也使得巴生港获得了长足发展。去年巴生港集装箱吞吐量为1180万标箱,今年上半年达到640万标箱,同比增长10%左右。“巴生港的运力不断增强。”江作汉说。 江作汉认为,巴生港和其他港口已经达成了创新与合作发展的共识。 首先,创新是港口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港口和航运服务业正发生新的变化和挑战。各地要认识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共同推进港口管理局和港口企业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发展能力。 其次,创新需要交流与合作。创新源于发展、壮于合作、兴于商务。以海丝港口国际论坛作为港口交通与合作的载体,致力于促进港口的创新发展,并积极推动创新成果的市场化,通过创新成果的交流和分享,推动港口事业的共同提升,共赢发展。 再次,要建立港口网站互联。随着社会进步,港口管理也迈向了高科技,网站的互联互通是各港口间开展创新成果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巴生港愿意与其他伙伴一起,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创新成果的交流与合作。 “当前,马六甲海峡迎来更多机遇,尤其是打造新的港口经济及经济圈,需要更多伙伴共同参与、联合推动。”江作汉说,在与宁波舟山港合作方面,双方的来往日益密切,除了新航线开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还可以在港口管理经验分享、海洋经济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