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2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有信》

作者    刘心武

出版    东方出版中心

日期    2016年6月

  我关注刘心武先生是从央视《百家讲坛》开始的,他的讲坛当时创下收视高潮,2011年出版《刘新武续红楼梦》,也引发国内新的红学热。

  刘心武创作颇丰,涉猎广泛,而一路走来,也并非顺风顺水,经历了人世的沧桑沉浮。《人生有信》散文集中的信札,牵动着作者丝丝缕缕五味杂陈的心情。作者感叹:“当时代浪涛的相激相荡将我们抛到同一种困境中时,能够相濡以沫,互相激励,互相声援。”那些在压抑境遇下的发声,在刘心武多年后的检视中显得弥足珍贵,这让人想到文人间不只是“相轻”,更有“相惜”,也正是那些真挚质朴的情谊,支撑作者一路向前,拥有了当下的成就与声誉。

  《人生有信》收录了作者与10多位文化名人的往来书信,通过叙述书信的来龙去脉,回溯那一段段难忘的人生经历,道出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刘心武和冰心是忘年交,有“红豆生南国”的相思相念,这个提法绝对会吸引人的眼球,而当你看了《冰心·母亲·红豆》一文,就能明白老一代文学家与后生晚辈作家之间的那种神交心会。在《人生有信》中,作者谈及最多的是,当自己处于人生低谷时,或写作之初作品不被主流权威认可时,一些有分量的文友的热情鼓励。可能仅是只言片语,可能信后再见面时还是正襟危坐未见亲近,可就是那一封封简短的文字,给作者当时的黯淡人生积聚起奋进的力量。从当年的《如意》《立体交叉桥》的创作,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舌苔事件”,再到续写《红楼梦》,这些都让刘心武成为关注的焦点,有的还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上,在回忆这些往事时,刘心武有太多的感动。

  《人生有信》不仅是一部文化随笔集,也是一部文学阶段发展史,书中对孙犁文学的研究,在歌剧剧本《老舍之死》中体现的批判意识和人性挖掘,都具有很强的文本参考价值,体现了作者文学创作的深厚功力。

  (推荐书友:朱延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