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1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科技两翼齐飞强优势

镇海:双创引领“转”出发展新天地

  本报记者  金 波 余建文 

  镇海记者站 张如新 张 寒

  

  夏日的箭港湖畔,绿草茵茵,镇海新城现代化的大楼倒映在碧水中,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绵绵不绝的科技创新力,千年古城镇海华丽“蝶变”。区域GDP年均增幅超8%,人均GDP超4.5万美元,财政年收入逾百亿元,一批国家级创业创新平台相继“落地生根”。“十二五”期间,镇海交出一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靓丽“答卷”。

  作为国家重要的化工能源产业基地和省内制造业基地,新常态下,镇海经济转型升级面临不小的压力。镇海区委书记薛维海说,生态环境、重化工业提升和安全生产是最迫切要补齐的三块短板,要把“高质量、均衡性”体现到发展的全过程,突破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受度的发展“瓶颈”。

  “十二五”期间,镇海以生态环境整治为引领,大力推进“六大战略”,追逐蓝天碧水梦一刻不停歇。“整治环境,我们不惜血本,抓安全,永远在路上”,薛维海对镇海群众赋予的“治气书记”称谓欣然接受。5年来,镇海关停并转了305家污染企业,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岸上岸下联动,工业农业并进,实现城乡污水管网全覆盖。镇海PM2.5浓度从全市倒数第一跃升至前几名,煤尘排放量减少了近90%,空气治理基本实现“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在全国走出了重化工区建成生态区域的新路子。

  薛维海一直强调,环境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区域最大的发展之源。如何让经济成色中,少一点“黑色”,多一点“绿意”?镇海积极探索,且已经有了答案。“十二五”期间,镇海一面以科技提升做强存量,一面用创业创新做优增量,依靠双轮驱动,再造发展新优势。创新性试点城市测评全省第10名,区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0%,每万名人才拥有量位居全市前列,镇海对标“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四换三名”,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已建成的清华校友创业创新基地、西电产业园等科技创新“五大平台”,由洛可可、木马设计等领军的1390家文创企业和400个500万元以上的浙商回归项目,为镇海加快经济转型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薛维海说,在镇海工作5年里,一直抱着份情怀,期待让环境有所变化,让群众得到实惠,“我真切体会到,只要党委政府和群众上下一心,就可以‘创造不可能’”。未来,只要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民生改善、“厚德镇海”建设这五条主线,生产富美、生活和美、生态优美的新镇海蓝图一定能实现。

  谋定而后动。绿色、创新、协同、开放和共享,是中央和省委、市委的要求,也是镇海赢得新一轮发展的路径。“十三五”时期,镇海区将举全区之力打造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强势推进慧谷设计小镇建设,努力使6公里长的中官路成为“双创”高地。薛维海说,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碇港,镇海人将秉承宁波帮“敢闯、诚信”的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宁波市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勇挑重担!

  (相关报道见第3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