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口调控做减法
民生工程做加法

  新华社记者 盖博铭 乌梦达

  

  日前召开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公报提出,把功能疏解与人口调控紧密结合起来,坚决守住2300万人的“天花板”。把握疏解与提升的辩证关系,既要充分发挥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也要保障和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疏解工作的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治理大城市病,解放大城市过度承载力,加快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一方面,“人口天花板”要坚决守住,这关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大局;另一方面,各项民生工程不能因“人口天花板”而设服务上限,提升首都的宜居水平也是人口调控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最近一段时间,有北京市民反映,门口的菜市场关掉了,买菜不如过去方便,街道上占道经营的早餐摊点清走了,吃早餐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有居民说,我们支持疏解,但也要考虑百姓买菜吃饭。类似的问题在其他涉及民生的方面也有发生,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统筹解决。

  城市民生保障要适应人民期待,民生工程要有底线,而不应自设“限高牌”。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同时,北京市相关部门还应逐项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三年行动计划。对诸如菜市场和早餐摊这样的百姓“生活必需环节”需要规范,但不能给百姓带来不便。

  北京市人口调控的“天花板”设定在2300万人,目的是强化首都功能、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大数字”背后有“大文章”,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均在动态变化,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协调与完善。需要通过积分落户、居住证、再就业管理培训体系等配套政策来保持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以更好的民生保障助力城市发展。

  “城市建得好,人们不想走”看似是疏解工作的难点,但其实民生改善与人口调控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把提升人民福祉视为最高追求来推进人口调控,就能让“走的人”“留的人”“来的人”都有获得感、幸福感,为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打好基础。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